在如今克隆体数量进一步增多,工业基础进一步增强的情况之下,通过那些原始的、小型的炼钢设备,李青松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年约5000吨。

这两年多时间里,李青松尽可能的节省钢铁用量,如今已经储备了相当于现阶段一年产量的钢铁。

此刻,李青松毫不心疼的将这千辛万苦才攒下来的钢铁全都拿了出来。

十几台金属加工设备开始忙碌,通过各种各样的工艺,将这些节余下来的钢铁或者加工成了钢管,或者长钢条,或者连接件,或者轴承、紧固螺丝、螺母,等等。

在距离此刻主基地约一公里之外,李青松已经提前选好了这自己建造基地以来的,有史以来第一座大型正规钢铁厂的地址。

这里凹凸不平的地面已经被李青松彻底平整,还使用适用于洛神星环境的特种水泥做了加固。

不过,说是特种水泥,其实也就是炼钢的废渣,以及发电机组那里,托林和氧矿其中的杂质之类的东西磨碎,再加上一点具备一定粘性的粘合剂混合而成的而已。

这玩意儿强度有限,承重力有限,拿去在地球上造楼房,恐怕造不了三层就要垮塌。不过在洛神星这里倒是正好能用,至少满足现有需求没问题。

在这平整后的地面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被运到了这里,克隆体们忙碌着将它们拼装、紧固、焊接了起来,于是第一座全封闭的厂房出现在了洛神星之上。

它高有十米,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的样子。

未来,这座钢铁厂一切需要大气环境的工作都会在这处厂房之中完成。

它里面还装备有吊索、电动起重机等机械,可以方便的存放和移动原材料。

现阶段制造吊索、起重机等设备,对于李青松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这些东西最为核心的设备无非就是一台电动机而已,而能造发电机,造电动机就不成问题。

问题无非是性能不高、容易坏之类。但现阶段,能将就着用就行。李青松可不指望它们能像是在地球上那样,在恶劣环境中满负荷工作数年时间都没一点毛病。

搭建厂房的同时,正规钢铁厂的其余车间也在同步建设。

1100名克隆体之中,有高达350名克隆体投入到了这一座钢铁厂的建设之中。

为了方便建设,李青松甚至于直接在建设地点搭建了一座临时厨房。

每天都会有产自各个种植与畜牧、水产基地的食材用拖拉机轰隆隆的运到这里,直接就地做成饭食。克隆体们无需再回到主基地,就能在这里饱饱的吃上一顿。

同时,这里采用的也是日夜轮班制度,克隆体们两班倒,一拨去休息另一拨就来上工,不管什么时候,建设始终不会停下。

每到交接班的时候,便会有一百多名克隆体结伴,穿着宇航服小跑着从主基地的宿舍赶过来,吃饭之后就开始做上工前的准备工作。

完成了交接班,忙碌了一天的克隆体们就会撤出,先吃饭,然后同样穿上宇航服小跑着回主基地宿舍去,匆匆睡上一觉然后第二天再小跑着过来。

洛神星的这条峡谷之中便周期性的出现来回往复的人群,一时间,便连地表那些坚硬的水冰和岩石都多了一点被磨损的迹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