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做碗毛氏红烧肉#】

天幕上,一个穿着绿裤蓝围裙,梳着俩黑油油大麻花辫,肤色看上去极健康的女子走上前来,她可以说符合了诸朝对健康女人的审美。

一直等着再从天幕偷师的厨子/厨艺爱好者们:太好了,又有菜可学了!

【青年朋友们,好久不见,眼看又要到十二月二十六了,咱们做碗红烧肉吧。】

天幕里女子说话吐字清晰,但古人们总觉得语调哪里怪怪的的,听不太习惯,不过百姓们大多还是更关注她手里的那条猪肉。

“这猪肉有点瘦啊,肥膘不够厚。”

“人家后世有那么多植物油,又不用指着肥膘吃油,说不定人家就爱吃这种。”

【把五花三层的带皮猪肉切成4分见方的块儿,如果您是个讲究人可以提前给猪皮去毛。】

古人们:咦咦咦,那个拿在手里能喷火的是什么东西?出门在外有这个应该会很方便吧。

【再用小火给煎上一煎,把多余的油脂煸出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15分钟。

要是您耐性小,胆子大,这一步也可以改换成宽油浸炸。】

没那么多用油权的偷师者们:没关系,我们有的是耐性。

苏轼:我也学一学。

【猪肉预处理完毕,我们来炒糖色。】

看到女子把一大捧冰糖放到臼里捣,古人们:

天呐,他们太舍得用糖了,做什么菜都要放点。

【“美食作家王刚”的教程很不错,但我们小电锅用户就别学人家大厨离火降温了,容易让糖浆返砂。】

研究人员们:电锅?还能用电做厨具?

一些厨子们:噢~原来是降温返砂,我说人家那挂霜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返砂了也别慌,继续加热,会回到正轨的。

当糖浆变成嫩枣红色,拿锅离火,用余温把嫩汁顶成深枣色,再加入糖浆自身两倍的开水,继续熬煮一分钟,糖色就熬好了,它的颜色会比料酒深一点。】

隋唐以前的朝代:原来这就叫糖色,真红真亮啊。

唐及以后的厨子们:嗬,水平高啊,熬的真透亮。

【重新坐锅,在底油中加入葱、姜、蒜片、干辣椒、桂皮、大料、香叶,煸炒出香味儿来。】

明中晚期以前:辣椒是什么椒,怎么长长的红红的?可不可以不放?

明末及清朝的部分地区:番椒啊,这小东西我认识。

【倒入处理好的五花肉,四小勺料酒去腥,两小勺食盐提味儿,小半碗糖色加下去,倒入清水,使之将将没过五花肉。

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锅盖炖煮一个多小时,等到汤汁收浓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不屑吃猪肉的达官贵人们:哇,竟然是软糯软糯的,看她吃的还挺香呢。

偷师者们:谢谢老师,又学到了一式新菜。

【今天是谁的生日?他喜欢吃红烧肉,又肥又油,重盐重辣,这是一个农民儿子的味蕾。

生在富农之家又怎样?哪怕是地主呢,5天能有一顿肉就算滋润了。

看得见小农经济的天花板,更得要打破几千年的王朝周期,历史循环,越是卫星上天,越要红旗招展。】

古人们:她在说谁?她对着网友说,应该是有很多人认识的一个人,而且网友们也想着他念着他。打破历史循环,卫星上天,他是经世圣人还是探索宇宙的“科学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