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筑艺术之巢”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小孙女和李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在不断升级。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向着更广阔的天地流淌。

一个温暖的春日,小孙女和李明收到了一封来自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求助信。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有着不同程度的身体或智力障碍,艺术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李明,这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不能拒绝。”小孙女看着信,眼中满是同情和坚定。

李明点头表示同意:“没错,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我相信我们能够为他们带来改变。”

当他们踏入这所特殊教育学校,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期待又略带怯意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学校的设施简陋,缺乏适合特殊孩子使用的艺术工具和教材。

“我们要为这些孩子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和工具,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艺术的乐趣。”小孙女说道。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找资源。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特殊的绘画工具,与教育专家共同研发适合特殊孩子的艺术课程。然而,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

一些企业对他们的请求表示怀疑,认为投入在特殊教育上难以看到明显的回报。

“我们做公益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李明不放弃地向企业解释。

经过多次努力,终于有一些企业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愿意提供帮助。

在研发课程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专业上的难题。特殊孩子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与普通孩子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思路来设计课程,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小孙女与教师们反复研讨。

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和反应,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终于制定出了一套适合特殊孩子的艺术课程。

当第一堂艺术课开始时,孩子们好奇地触摸着新的绘画工具,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看,我能画出线条啦!”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

小孙女和李明的眼中泛起了感动的泪花。

随着课程的推进,孩子们的进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他们用色彩和形状表达着内心的世界,作品中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和情感。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长时间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些孩子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小孙女说道。

他们决定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让身体状况较好的孩子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孩子,同时安排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平时很少与人交流,但在艺术课上,他通过绘画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

“他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神奇力量。”老师感慨地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