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晨光初破,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龙椅高悬,龙涎香袅袅升起,为这场关乎帝国未来的争论平添了几分凝重。

百官列于殿中,皇后、贵妃携二皇子、大皇子分坐于殿上。

“先帝蒙难,未有遗诏,然天下不可无主。先帝育有两子,皇嫡子叶德理,皇长子叶德道,今日朝会便是确定其二人中,谁可为我大魏新君继承大统。诸位大臣,议吧。”

皇帝不在,此事只有皇后来主持。

大皇子与二皇子各自为营,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如同两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对峙而立。

大皇子,虽非嫡出,却身着华丽锦袍,玉面朱唇,尽显尊贵之气。

二皇子,身为嫡出,身着素雅朝服,却自有一股似军人般的威严气质。

“大皇子为先帝长子,性稳持重,自幼受教于太傅,研习经史子集,深谙帝王之道。若承继大统,定能广开才路,任人唯贤,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四海之内皆归心。”大皇子阵营中自然是赵静鹏率先开口。

“二皇子为先帝嫡子,正宫皇后所出,赤诚忠勇,一心为民,敢于前线抵御外敌,此次守正梁都建有大功。而我大魏正值危难之际,就需此等统御者继承大统,带领我大魏子民震慑宇内,渡过难关。”方御守亦是开口。

由此两人开头,朝议正式,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争辩之声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热烈。

“二皇子英勇,乃是国家之栋梁!”一位武将高声喊道。

“大皇子德才兼备,方为真正的帝王之选!”一位文臣立刻反驳。

“拥护大皇子登基。”

“拥护二皇子。”

……

大殿之中到后面直接演变成了争吵。

“安静!”董皇后实在看不下去,出声制止殿上混乱的场面。即使她声音不大,殿中百官还是很快安静下来。

“宗正司是什么意见?”

宗正司司正叶义询,景泰帝的叔父,一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者,皇族叶氏最权成的人。他的意见基本也可以代表整个叶氏的意见。

虽然皇权更替是国事,说小一点也是叶氏族中之事,族中意见对皇位的归属也具有极大的影响。

大魏建国已过两百年,叶氏已经是魏国最大的氏族。

“嫡庶有别。我叶氏自立族以来皆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叶德理为叶仁霄嫡长子,继承皇位合乎礼制。”

叶义询简简单单地说了一句话,便不再说话,但是这句话的份量却不简单,可以说起到左右结果的作用。

叶义询这样的意见,赵静鹏等大皇子一派并不意外,叶义询考虑的是叶氏族的利益,肯定会支持身为嫡子的二皇子,否则就会动摇氏族的根本。

不仅是叶氏,就是魏国其他的氏族世家也会选择拥护嫡长继承制,这是世家存世之根本。

“我大魏皇位的继承,不是一家一姓之事,涉及国家社稷。当更多考虑继承者的德才,而不是只考虑他的嫡庶身份。我大魏之前也不是没有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先例。”

既然之前就想到宗正司的态度,赵静鹏自然也是已经想好了说辞。

在魏国数代皇帝之中的确有非嫡非长继承皇位的情况,而且不止一位。

“你说的是有遗照的情况,而且当时那位皇子已被立为太子,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并不一致。”

“但那也是可以借鉴的,说明历代以来有非立嫡长而立贤的先例。”

“既然你说立贤,难道在才德方面,二皇子就不如大皇子吗?大皇子虽年长二皇子几岁,但可有功绩在身?二皇子虽年幼几岁,然已有战功在身。”

“只是待在都城之中看了一下收城战,也算是战功?”

“怎么不算?二皇子在守城期间一直协助城防,稳定民心,与守城有极大作用。如无二皇子坐镇前线,何以做到军民同心守护都城?这还不是最大的功绩。”

方御守说到这里,顿了顿,“尔等可知那北蛮王庭已被我大魏将士所破。”

“什么?”大殿中群臣震惊。

这件事情方御守他们并未加以隐瞒,梁都城中有多人知道,只是殿上的百官昨日才返回梁都,且注意力一直在皇位继承上,并未关注到有这样一条消息。

“这皆是二皇子之功。二皇子在守城期间了解到北境有我大魏将士幸存,便千方百计寻得他们的踪迹,指示他们趁北蛮后方空虚,引军直入北蛮草原,攻破北蛮王庭,一把火将其毁了。正是因为北蛮王庭被破引起草原动荡,这才让北蛮大军在仍处于极大优势的情况下撤离梁都。自我们大魏与北蛮纷争百年来,可曾有人立下如此功绩?如此功绩难道还无法证明二皇子的才德吗?”

“二皇子立如此丰功伟绩,臣等敬服,殿下千岁。”

殿中大部分朝臣当即跪倒在地,高声歌颂。

“诸位大臣请起。本皇子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当不得丰功伟业之称。”

“殿下立此功绩却不骄不扬,才德无暇。殿下才德兼备,又身为皇嫡长子,理应继承大统临登宝座。”一众朝臣并不起身,而是继续高呼,拥立二皇子登基。

如此声势,让大皇子一派的朝臣一时之间竟难以应对。

他们之前争论的立足之点便是大皇子德才兼备,应该立贤。可现刚刚方御守所说之事是让二皇子在德才方面压过了大皇子。如此一来,不管是身份上还是德才上,大皇子都不具备优势,他们拥立大皇子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

赵静鹏也没有想到方御守会有这样一张底牌。虽然现在二皇子形势占大优,但赵静鹏没有要放弃的打算,还要再争一争。

可就在这时,中书令张廷玉突然跪倒在地,口中高呼,“殿下立此不世之功,实乃我大魏之幸。请殿下荣登大宝,统领我大魏驱除外敌,延绵国祚。”

张廷玉这一拜,以他为首的一部分文官也同他一般跪倒在地口中高呼,“请殿下登基。”

赵静鹏没有想到自己昨天极力拉拢到的这位中书令大人竟然会在此时反水。

不仅他没有想到,就连坐在上面的的赵贵妃和大皇子也是一脸惊讶。

要知道以张廷玉为首的这些文官是他们找到的最大助力,现在他们反水,那剩下支持大皇子的也没有多少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