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一个小太监神色匆匆地跑来,跪倒在朱常洛面前,“启禀陛下,户部尚书李汝华,李大人求见!”
“哦?李汝华?”朱常洛收回目光,转身走回御书房,“让他进来吧。”
李汝华步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臣,参见陛下!”
“李爱卿免礼,看你如此喜悦,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啊?”朱常洛笑问道。
“回禀陛下,臣要奏报的是,今年的赋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李汝华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脸上泛着红光。
“哦?增长了三成?”朱常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释然,这几年,在他的推动下,大明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鼓励商业、发展手工业等等,看来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了。
“正是!陛下!”李汝华兴奋地说道,“自从设立了商业特区,取消了商税,鼓励民间贸易,各地商贾云集,商业空前繁荣,赋税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啊!”
“不仅如此,陛下,”一直站在一旁的沈万三也笑着说道,“自从引进了黄道婆改进的纺织技术,我大明的丝绸、棉布产量大增,而且更加精美,远销海外,供不应求啊!”
“是啊,陛下,”胡雪岩也拱手说道,“自从您鼓励民间开矿炼铁,并引进了宋大人改进的炼钢技术,我大明的钢铁产量也大幅提高,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能出口海外,赚取了大量的白银!”
朱常洛听着他们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已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走向繁荣富强的希望!
“好,好,好!”朱常洛连说了三个好字,“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朕要重重地赏赐你们!”
“谢陛下!”众人齐声谢恩。
“陛下,”沈万三突然想起一件事,“臣还有一事启奏。”
“哦?沈爱卿请讲。”
“臣以为,现在商业发展迅速,但现有的钱庄规模太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臣建议……”沈万三顿了顿,看了看朱常洛,又看了看李汝华,似乎在组织语言。
“建议什么?”朱常洛追问道。
沈万三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臣建议,建立一个国家银行……”
“国家银行?”朱常洛眉头微挑,这个概念他并不陌生,在现代社会,国家银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陛下,”李汝华有些担忧,“这国家银行,闻所未闻啊,它该如何运作?与民间钱庄有何区别?”
沈万三也说道:“是啊陛下,这会不会扰乱市场秩序?”
朱常洛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然后转向沈万三,“沈爱卿,你来说说,这国家银行,该如何建立?有何作用?”
沈万三早有准备,他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陛下,臣这些日子,与几位精通财务的账房先生,一同探讨了一套方案,请陛下过目。”
朱常洛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奏折上,详细阐述了建立国家银行的可行性、运作模式以及预期效益。
他一边看,沈万三一边在一旁解释:“这国家银行,可以发行统一的货币,规范金融市场;还可以吸纳民间存款,集中资金,为大型工程和商业活动提供贷款支持……”
朱常洛边听边点头,沈万三提出的方案,与现代银行体系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陛下,”一直沉默不语的宋应星突然开口说道,“臣以为,沈大人提出的国家银行,若能建立起来,不仅能促进商业繁荣,还能推动科技进步。”
“哦?”朱常洛饶有兴趣地问道,“宋爱卿何出此言?”
宋应星解释道:“如今,许多新式机器的发明和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有了国家银行,就能为这些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推动科技发展。”
“言之有理。”朱常洛赞许地点头。他深知,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金融支持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朱常洛做出了决定:“朕决定,采纳沈爱卿的建议,建立国家银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