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往前行,就看到了“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石壁,落款是陈抟,其实,李辅国后来也查过一些资料,并请教过老师,知道这两句虽是陈抟所写,但字儿并非陈抟所亲自书写,是明代有人集陈抟的字而成,所以,说是陈抟的字也不为过,不过,即使知道了是陈抟的字,李辅国还是固执的认为,这字儿真的很丑。

接下来就是宾阳三洞,宾阳北洞、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宾阳洞原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造,结果耗时24年花费无数也仅仅完成了宾阳中洞,北洞和南洞在唐初才完工,中洞的佛像面部冷酷,雄浑大气,南洞佛像则面相饱满,体态丰腴,充分体现了北魏及唐朝两个时期不同的风格。

一边走着,李辅国一边为冯姐张丽娜等人讲解着,毕竟他是洛阳本地人,李辅国为了今天的游览,还特意看了不少资料,前面就是莲花洞和万佛洞,莲花洞是因洞顶雕有一朵硕大的莲花而得名,万佛洞是因为洞里雕刻了大大小小一万五千多尊佛像,最小的仅有一寸高。

再向前就是整个龙门石窟的核心精华所在——奉先寺,奉先寺也叫大卢舍那像龛,建造于唐高宗年间,皇后武则天曾拿出脂粉钱两万贯助修此窟,主佛为卢舍那,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凝视下方,露出睿智而慈祥的笑意。

据传,卢舍那大佛就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大卢舍那像龛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大佛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河东岸礼佛擂鼓奏乐,现在,东岸还有擂鼓台遗址。

至于卢舍那佛,许多人不太熟悉,人们更熟悉的是释迦摩尼佛,实际上,在佛教的体系中,有佛有三身的说法,释迦摩尼佛是应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摩崖群雕石刻,主佛卢舍那的两边是迦叶、阿难,旁边还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两天王,两力士,共九尊佛像,这组雕像的雕刻手法成熟,堪称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奉先寺在半山腰,上去要爬很高的台阶,李辅国拉过小宁宁,和许庆一人拉着一只手上到奉先寺的平台上,李辅国先带着大家去抱力士的腿,好在今天龙门石窟游人很少,倒是不用排队。

站在卢舍那大佛下,抬眼望着雄伟的大佛,李辅国的感受很复杂,有面对庞然大物时人类如此渺小的感叹,有对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的思索,更有几分俱往矣我辈从头再来的豪迈。李辅国甚至发现,同行的众人都少了几分随意,多了几分庄重,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厚重感吧。

下了奉先寺,就到了药王洞,这次来之前,李辅国查资料时,就发现药王洞和孙思邈还真有可能有些关系,因为药王洞虽然主要建造时期是东魏、北齐,但在唐初才最终完工,其次,药王洞门口雕刻的药方,大多是唐代药方,至于药王洞中的佛像,则有着鲜明的北齐特征,身体壮硕,脖子短粗,整体雕塑以直线条为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