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安好。”
“绾歌,苏姑娘,苏姑娘,近两日未曾见你身影,老夫心中颇为挂念。”沈老关切询问。
原来,苏芷溪素日里总爱来这养稚院,聆听沈老授课,而这两日她的缺席,自然让沈老心生几分关心。
“家中琐事缠身,未能及时前来,劳烦沈老费心记挂。”苏芷溪轻声答道。
“观这些孩子,与初见时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那时他们衣衫褴褛,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则误入歧途,小偷小摸。而今,他们的变化之大,着实令人欣慰。”沈老感慨万分。
林绾歌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多亏了沈老您的悉心教导。”
苏芷溪好奇地追问,“绾歌,您当初是如何萌生建立这座养稚院的想法的呢?”
林绾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缓缓道:“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小时候,也曾经历过乞讨的艰难,深知其中的辛酸与不易。”
“有一日,我目睹了一个小男孩因偷了一个包子而被店家发现,遭受了一顿无情的毒打。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依然紧紧护住那个包子,没有交出去。我跟随他来到一座破败的庙宇,发现里面还躺着一个小姑娘,显然已经多日未曾进食,虚弱得几乎失去了意识。小男孩冲进庙里,急切地将包子递给小姑娘,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妹妹,妹妹’,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我意识到,这世间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求生的孩子。他们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被迫面对生活的残酷。于是,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悄然生根——我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我想要建立一个地方,让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能够得到庇护与关爱。”
“就和兄长说了这个想法,兄长便尽力促成,便有了这个院子。”
“做的挺好的”沈老的话语里满是感慨。
林绾歌回以一抹温婉的微笑,眼眸中闪烁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她轻声说道:“沈老,您过奖了。我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想法的萌芽,真正将其付诸实践,还需仰仗您和大家的智慧与教诲。”
“正好前几日三殿下赠予了一把古琴,何不借此机会,一试其音?”沈老言罢,悠然抬手,示意侍从将琴呈上。
侍从们细心地将琴安置妥当,沈老旋即温言道:“苏姑娘,请不吝赐教。”
苏芷溪温婉一笑,未有丝毫犹豫,款步上前,轻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悠然响起,仿佛寻觅着那知音的共鸣。
曲终,沈老抚掌称奇:“苏姑娘,真乃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绾歌,你何不也奏上一曲?”
林绾歌闻言,谦逊一笑,婉拒道:“沈老谬赞了,苏姑娘的琴艺已是珠圆玉润,我若再弹,恐有班门弄斧之嫌,实不敢当。”
苏芷溪见状,轻声细语地劝道:“绾歌,何须过谦?你我之间,不过以琴会友,让我等也一饱耳福吧。”
见盛情难却,林绾歌终是应允,指尖轻触琴弦,初时略显生涩,旋即渐入佳境,旋律悠扬而轻快,其间似乎还蕴含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情愫。一曲终了,沈老轻叹:“果真是曲如其人,”温婉中藏着坚韧,浅笑背后是岁月的沉淀与深邃。
此时,阳光巧妙地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几人的肩头,为这温馨的场景添上了一抹梦幻的色彩。林绾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院子,那里,一群孩子正无忧无虑地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悠扬回荡。
“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沈老再会。”林绾歌和苏芷溪告辞离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