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开学的第一周过后,第二周一开始,就迎来了全校新生开学大会,两千多个新生人手一把板凳,在大操场上坐了一个上午,所有的新生大会都差不多,不停的有人上台说话,各种寄托希望、新生须知来回讲述。
开完新生开学典礼当晚,京大放露天电影,同样是人手一把板凳,整个大操场挤的满满的,倒不是京大没电影院,主要还是因为学生人太多,再大的影院都装不下。
此时的京大操场和陈长贵乡下老家晒谷坪放电影很相似,同样是人人自带板凳,同样的一张简单的白色大银幕,同样热闹非凡,但放的电影可不简单,不是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之类的老片子,而是尚未公映的新片《城南旧事》,这是电影学院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的新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京大今晚的露天场算是这个年代的影片首映礼!
《城南旧事》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作之一,根据台岛作家林海音的散文小说改编,它有一首后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如同这首李叔同的《送别》一样,整部电影充满了童年的纯净和淡淡的忧伤,但却道尽了人间的冷暖,世事的无常。
从电影开始放映,整个京大大操场从嘈杂变得一片宁静,大家都渐渐沉浸在《城南旧事》的酸甜苦辣中,最后在《送别》淡淡的忧伤中结束,大操场在这股忧伤中沉默了片刻,随之全体学生都起立为电影鼓掌。
这晚过后,这首《送别》成了京大最火的诗,也成京大最火的歌,几乎人人会背,人人会唱!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在这个年代感动了整个京大的学生。陈长贵也不例外,虽然上辈子他不止看过一次,甚至研究过原著和剧本,但在此时的京大的操场上,在一群学生中间再次回味这部民国电影,他的感触比却来的更多,更深!
《城南旧事》说的是三十年代的京城的往事,对于原作家来说,那里有她的童年回忆,可对于陈长贵来说,他的旧事就在此时此刻,一切悲欢离才刚刚开始,这一世或许就是属于他的另一部“华夏旧事”!
一部部关于华夏往事的电影在脑子里划过,陈长贵对自己第一部小说有了想法,后来几乎无人不知的“华夏往事三部曲”就此开始酝酿诞生!
新生开学典礼结束完的第二天,九月十日晚,八三年首都大学生联欢晚会在工体举行,全京城的高校大学生四面八方的向工体步行而去。
傍晚的京城街头,几乎随处可见一群群大学生欢笑而来的身影,古老的京城的这一夜显得尤为青春,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这种场面在后世根本无法再现。
这个年代,国家对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重视程度不是后世所能想象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