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岩的话,众人的神色,顿时变了。

村里死了这么多人,还死了一百多官兵,官府会不来追查?

这个道理,老汉不是不懂得,但是让他们放弃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放弃这么多房屋、田产……

这个决心,终究还是难下的。

林岩望着他们的神色,有些明白过来了,当即冷声道:“不要心存侥幸,我劝你们,今夜就走。等到天亮了,再走恐怕就来不及了。”

说罢,林岩背上包袱,走出屋门,大步向外走去。

出了村子,林岩回到原路,跨过石桥,继续向东走去。

走了三四里路,前面又有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

江南水网密布,这河湖着实是多了些。

更麻烦的是,这里没有桥,道路当真是断了。

林岩对这一带一点都不熟悉,更不知要绕路到哪里去才能找到桥。

见此,林岩干脆将身上的破衣烂衫丢掉,将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包袱里,然后手托着包袱,泅渡过河,顺便洗了个澡。

来到对岸,林岩打开包袱,见里面有一身新衣,内外衣衫俱全。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烙饼和一些碎银。他们显然早预料到自己不会留在村里,行路的干粮都给他准备好了。

包袱的最底下,还压着一件旧僧衣。

不但有僧衣,还有清廷颁发的度牒。

看到僧衣度牒,林岩陷入了沉默。

村长给他准备这些东西是何用意,林岩很容易就能猜到。

这是看他一头短发扎不起来辫子。

他现在的头发,出门必然会有麻烦,而且是无穷无尽的麻烦。而如果化妆成和尚,便没了这个烦恼。

明亡之后,许多前朝人士为了避免留辫子,都扮成了和尚。

只是……

僧衣还罢了,这度牒,村长是从哪来的?

要知道,每一份度牒,都对应着一个和尚。

相应的,和尚没了度牒,会很麻烦。

不过,这些不是他现在需要考虑的事。

林岩稍加思索,便做了决定。

他伸出手,运转真气,然后手往头上一抹。

满头的头发,纷纷而落,林岩顿时就变成了光头。

他穿上僧衣,收拾好东西,背起包袱,继续向前走去。

袭击邱家湾的官兵,十有八九是池州的。

林岩自然不会再进池州城,直接从旁绕过。

一路前行,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城门即将关闭之际,林岩进入泾县。

泾县属于宁国府,距离安庆已有三四百里之遥。

不过,林岩仍旧没打算在此停留,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再次上路,继续向东而行,一口气跑到了湖州。

湖州北邻太湖,是江南大埠,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隔湖相望便是著名的姑苏城。

经济兴旺,人口众多,消息便也灵通。对林岩来说,藏身也方便。

到了此处,弥勒教再想找到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三日后,林岩出了湖州城,往北而去。

这三天,林岩熟悉了这一带的环境,径往城北的鸡鸣山而来。

湖州府的地势,多是丘陵和平原。这座鸡鸣山,其实也并不大。

沿途绿树成荫,葱葱郁郁。林岩在山中穿行了小半个时辰,然后沿着一条盘山路,登到一座不大的山顶上。

山顶十分平整,矗立着一座寺庙。

站在此处,向南可望见湖州城,向北则是广阔无边的太湖。

寺庙门前,立着几株松柏,不大的庙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照阳寺”三个大字。

湖州寺庙众多,这照阳寺在其中并不出名,而且地处偏僻,来庙里的香客都很少。

此时日头已经很高了,寺门敞开着,却不见一个人影。

林岩见状,信步而入。

进门是一座古朴的院子,院落不大,正首就是大雄宝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