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李自成仍旧在文华殿处理政事,礼政府(礼部)沿袭明制,昨日已将乾清宫、养心殿等皇帝居住及理政的宫殿安排妥当,皇上可随时移驾入住。

可李自成与高皇后这些日子习惯了在文华殿,不急于即刻搬走。

南方各府县的官员任命……

东北边防军的招抚问题……

明南京政府的外交决断……

关外女真上个月发来的结盟请求……

明政府遗留下来的水利失修、饥民安抚等问题……

李自成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只能说是一位还算不错的义军领袖。

坐上帝位后,自身能力的不足和能臣的缺失,迫使他不得不以勤勉来弥补不足。

高皇后亲自研磨,为李自成准备饮水宵食。

李自成没有抬头理会,只道:“皇后,你先去休息吧,这些事让下人们做就好,朕批阅完这两份奏疏便歇。”

高皇后体谅丈夫的艰辛,当初拒绝了李自成让她留守西安后方的安排,毅然与丈夫踏上前线,就做好了患难与共的准备。

“皇上尚为国事操劳,妾未能分忧,唯伴您左右。”

李自成心中一暖:“有皇后为贤内助,朕心甚慰啊!你若是男儿身,定不输朕。”

“对了。”李自成指着两叠奏疏,对高皇后说:“这些是民间细杂之事,这些是朕还未来得及看的国政大事,既然皇后有心,就替朕审阅一二吧。”

“是,皇上。”高皇后将这些奏疏大致翻阅了一下,所奏事项并不难决断,但也能知晓皇上为何如此操劳了。

入京以来,事事都要重新整备,此时内阁尚未组建,六政府(六部)官员皆临时就任,都不敢给出太多意见,很多事情自然需要皇帝做批示。

翻到其中一份奏疏时,高皇后眉头一紧,这是尚德堂涉嫌盗窃一案,奏疏由顺天府府尹落印上奏,已将此案定性:

人证物证确凿,拟查没尚德堂燕京分堂所有资产;

主犯高珵杖四十,流放岭南;

从犯陆成泽,谢彬,宋人豪,大东,小东等五人杖三十,充军为役;

少主王筠兰念其祖功高,免于处罚,将其与医士、仆从一干人等逐出京城,永不复归。

刑政府及丞相牛金星相继批示,同意执行!此份奏疏,本不应呈列在国事一类,但很明显有人有意为之,希望皇上重视此事,早做决断。

高皇后深知要留罗勇,必保高珵,自己虽得皇上信任,但也不能越过皇帝,代其左右决定。

她心生一计,对李自成说:“皇上,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何不召集相关官员,于御前奏对?皇上既可弄清原委,便于施令,亦可考察人才,了解民生。”

李自成停下手中的笔,郑重对高皇后说:“皇后,你也看到了,这些为官者多为无能之辈,否则朕何须批阅至此时啊?”

高皇后走到李自成身后,为其捏肩,轻声说道:“为官者未必无才,或是无施才之处也。”

“皇上多纳言,多考察,自然能识人用人。”

李自成觉得有道理,主要还是太累了。

他想如偶像朱元璋一般,征战四方,登极皇位。

可不想跟朱元璋登基后一样,日理万机,日夜操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