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要润色一番,还有就是,我明天还需按你说找老太太做个样子,你等我提示。这事就先这样了,我继续给你介绍背景吧。

盐政干系重大,利益太大,水太深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明刀暗剑我父亲也不知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所以我父亲还给我找了个靠山作为保障,也就是我的业师贾雨村。这是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

贾雨村,姓贾名化,本湖州人氏,此人和我父亲是同榜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外放做了庐州知府,他是,至少明面上是个知恩图报,真性真情之人。

当初进京赶考时,生了一场病,官府发放的银两消耗殆尽,连马车也卖了,进京赶考可以依靠驿站,但是等到了京城,吃穿用度又怎么办,原本作为举人身份,有的是人愿意资助一二,奈何人情债最难还,最怕施恩之人心术不正,便寄居在姑苏城内葫芦庙内靠卖文作字筹措钱财。有一日遇到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子娇杏,虽然只是葫芦庙隔壁甄家的婢女,却能慧眼识珠,钟情于明面上只是一穷儒的自己,频频回眸望向自己,眼露欣赏之色,便认其为风尘中之知己。暗下决心待飞黄腾达之日,必求娶之。再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看的出来甄士隐此人性情贤淑,深明礼义,不至于挟恩要求自己做坏事,往后求娶娇杏,按照礼制,需甄士隐先收她为义女,抬高她的身份,才好行事,故日后也是亲家。

故向其表面了举人的身份和路费困境,果然甄士隐立马资助五十两银子,并两套冬衣。得以成行进京。

待来年金榜题名,派人去报喜,回报却说甄家和葫芦庙已被一场大火烧光,甄家不知所踪,不由怅然若失。接下来三年在翰林学习。

后翰林院散馆,上任途中,竟然又见到娇杏,虽然已过五年光景,贾雨村还是从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她,猜是甄家搬来了这边,白天才交接完官府的事物,等不及第二天,当天晚上便派衙役去请甄士隐,没想到的是找来的却是甄士隐老丈人封肃,甄士隐的女儿丢了,他已出家一两年,现在甄家娘子寄居在封肃家里。

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一千两白银,四匹锦缎(也得有一两百两价值),答谢甄家娘子,让她不再寄人篱下,可以独立过活,要知道小地主人家一家人一年的用度也才二十两左右。

同时又用一百两黄金和各色礼物向甄家娘子求娶了娇杏做二房,只有良家出身的妾才能称为二房,也称偏室,以后才有机会扶正,故而需要甄家收她做义女,但是甄士隐出家了,所以这义女收的不正规。身为科举之道的佼佼者,贾雨村其实是清楚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有违礼制的,必然成为自己的污点,但还是这么做了,在一年半后,原配离世后,马上把娇杏扶正了。这也抬高了甄家娘子的地位,若哪天甄士隐还俗归家,未尝不能重整家业。

因为本身出身寒门,又把这几年做庶吉士这几年攒的俸钱大部分都用于报恩和求娶娇杏的聘礼,难免没有足够的钱孝敬上司收买下属,同时初次出任地方官员,一腔热血想做一番事业,很多事情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和潜规则,而下属好处分润的少,难免在执行上打折扣,更甚者背道而驰。而地方势力盘根错节,难免多方得罪,引得上级和下级不满,被上司参了一本说他说他性情狡猾,擅改礼仪,外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势,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在他上任还不到一年的情况下,皇上大怒,即批革职。

贾雨村知道其实皇上大怒的真正原因其实还是擅改礼仪这点,是不满他娶娇杏为偏房不符合礼制这一点,当然也有对他没能掌握地方局势的失望。那雨村虽十分惭愧有负君恩,又恨官场上的丑陋的潜规则,但他在决定娶娇杏为偏房之前已经有所预料,况且只是革职,有可能皇上只是在敲打他,说不定还有人暗地里监视观察他的反应,故他的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所积宦囊,并家属人等,送至原籍安顿妥当,却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毕竟认错态度要好,虽然舍不得娇杏,还是先把她和送回老家安顿先,这些年做官攒的钱也都让她一起带回去。自己则靠给大家族的子弟做老师赚取盘缠,同时谋求起复。

这点和他之后的做法就非常能体现他的政治头脑了,首先他的人设是知恩图报,重感情。倾囊相赠甄士隐家,冒险将相识于贫贱之时的娇杏娶做偏房,对待这种人大家倾向于帮助他的。

被革职后,他先是到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也就是甄士隐宗族族长家给他家小孩甄宝玉做家教,得到甄家宗族背书后,娇杏的身份问题就解决了,在得知老家的原配去世后,他马上把娇杏扶做正室。同时这个钦差还管着原先参他一本的上司。后期如果有复职调查,底下的人看到贾雨村成了现管的西席,肯定会按有利于贾雨村的说辞回复。

接下来他又到同榜翰林的我父亲林如海家做家教,让他出面帮忙说服贾家,认可他以贾家赘婿的身份取了妾室,这之后正妻还死了,还扶正了娇杏,解决了被人参宠妾灭妻的风险。同时在娇杏身份解决,贾家也同意纳妾和扶正娇杏的情况下,他被参革的理由,擅改礼仪这一条就不成立了,复职的最大的障碍就清除了。接着在天子亲信我父亲的推荐下,上达天听的通道也有了,本次来京,复职基本上就问题不大了。(贾雨村,名字是贾化和贾家同一族谱,按理是要避宗族长贾代化讳,因为是入赘所以就只改了姓。同时为了避免让人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的赘婿身份,一般自称贾雨村而非贾化。)

我父亲和他本有同榜之谊,再见到贾雨村谈吐大方,气度不凡,便让我拜了师,也是留在身边观察能否成为盟友。

待接触久了,了解了他被革职的真实原因,越发觉得他是个知恩图报,才干优长之人,只是之前欠了一些圆滑,经此一劫,如今待人处物却是改进不少,便寻思助他复职。

一则自己需要人帮衬,作为同榜之人最为合适,不会被皇上猜忌,二则观其对待甄家娘子和娇杏,应该会善待与他有恩的自己的女儿;三是万一将来自己有个意外,作为师父可做托孤之人,此番自己向皇上保举与他,他日若不管或者不照顾黛玉,必然被皇上和其他同年认为是不义,以他的聪明不至于如此不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