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他在确定立帆汽车不愿意再继续出资之后,只能向外放出了这个消息,企图找一个新的投资公司。

仓促之间想要找一家公司愿意接手他们研究所的公司没那么容易,毕竟一年四千万的研究经费就像是个无底洞,研究院自己都不敢保证要持续投入多少年才能有产出。

加上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收紧,汽车领域活下来的就只有那几家大型企业,其中也只有一两家还坚持自主科研,大多数都是做的合资的生意,躺着赚钱,躺久了就不想站起来了。

没有企业能轻易下决定投资的!

他只有试着将研究所在做的研发项目介绍和目前缺合作对象的事情散播出去,但没想到里面啊就有几家互联网造车企业挥舞着钞票就找上门了。

一下子莫照华都有点要挑花眼了!

他其实根本没注意,最近五年里,虽然国家新能源政策收紧,但资本市场的热钱开始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些企业中很多都是拿着新能源造车ppt拿到资本的融资,自己的科研团队虽然有,但大部分都比立帆还要弱,就不要说和莫照华的的专业研究所相比了,大家都不在一个档次。

这突然有机会可以与一个如此专业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合作,国内的互联网造车企业自然是趋之若鹜。

莫照华也知道这些企业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带领着实验室加入这些企业,这些企业反手打着他们的名义在资本市场更好的融资,不但不会亏,有可能还会反赚一笔融资,还白得一个高端实验室,以后就算造车失败,也可以卖一个好价。

就在刘玉龙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有七八家新能源造车企业已经接触了莫教授,与他细谈了一下,甚至有两家还许诺了每年科研经费不少于5000万,以及额外的几百万的行政费用。

这个条件就已经让莫照华很是心动了,只不过他还在观望,想看看还有没有开出更好条件的企业。

经过立帆汽车这一次突然变卦,使得莫照华教授心里对这些做企业的人信任感锐减了不少。

特别是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嘴皮子比立帆都要厉害几倍,虽然现在他们许诺的都很好,甚至都可以通过合同确定下来具体的投资额度和待遇。

但是合同签订之后是可以违约的,这些互联网造车势力,大部分连造车牌照都没有,这些企业的履约能力连莫教授心里都没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