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依山而建,山峦环拱。东西两侧被两座山岭夹峙,各有两条溪水在嵩阳书院前面汇流。拾阶而上,路旁的翠柏郁郁葱葱。东侧的柏树林中有一片碑林,其中一座是北魏时期嵩阳寺的石碑。往前走,书院门外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记载着唐朝时这里成为嵩阳观,道士在此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仙丹的事情。书院东墙外,远远地有几棵历经沧桑的古柏,一棵斜卧苍劲、一棵挺拔魁梧,第三棵比前两棵还要高大,虽然它们枝干虬劲龙钟,仍冠盖如荫。书院的青瓦灰墙与古木交相辉映,为书院平添了几分古朴与庄重。那就是据传曾被汉武帝刘彻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的三棵古柏吗?那古柏不是在书院内吗?现代时范暄参观的书院是2000年左右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修整的,看来清代的嵩阳书院在北宋时的院址上向东改建或者扩建了,把古柏圈到院内了。现代时古柏只剩下2棵了,有4000年历史,那到此时也该有3000岁了。

五代十国时期,为避战乱而隐居在此的学者,在这里聚书、授徒,后周皇帝将之命名为“太乙书院“。后来宋太宗为它御赐“太室书院”匾额,宋仁宗重修太室书院时,又赐名为嵩阳书院,还赐田、赐额、赐书,将之发扬光大。但元、明时期这里没落了。

以前游览此地时,看到书院的历史,范暄感觉特别遗憾:五代十国那么动乱的时代,还能诞生书院,但是明代,为了发展官学,却抵制书院的发展,甚至四次禁毁书院。书院相对于官学,介于私立与官办之间,重视门户开放、立德笃行的氛围,对创新喜闻乐见,对真知孜孜以求。应该说,书院对宋代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明代官学只重视科举仕进、应试教育,贪图功名利禄的学子,不务实学、八股盛行。也许,这是中国错失现代文明创新机遇的原因之一?

如今站在台阶下,范暄抬头看着山门牌匾上,“嵩阳书院“四个大字在夕阳下闪着金色的光芒,这里是天下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如何才能守护好它?

“知温,怎么不进来?”听到李公麟的声音,范暄才回过神来,赶紧跟随一行人进入书院。

高君正本就带着大儒的引荐书信,刚才在路上,他们商量好,准备由李公麟和范暄两人引路,高君正以旁听生身份进入书院,方便私下调查。

因为嵩阳书院坚持“有教无类”,生徒来源不限贫富、不限地域、不限年龄,也不受门户派别之见,还接受游学生、“附课生”,但是入学要求还是有的,文化水平和德行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有李公麟引荐,有高君正的素质加持,作为游学生、旁听生还是问题不大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