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李傕和郭汜这两大贼子,意图谋害皇帝。但张济和樊稠劝谏道:“不可急躁。若此刻便将皇帝杀了,只怕众人不会服从,反而引发内乱。我们不如继续拥护他为君主,诱骗各路诸侯入关,先剪除他们的羽翼,再将皇帝杀掉,到那时,天下便可以任我们图谋了。”
李傕和郭汜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暂且放下了手中的兵器。皇帝在楼上问道:“王允已经被杀了,你们为何还不退军?”李傕和郭汜回答道:“我等有功于王室,却未蒙赐爵,因此不敢退军。”皇帝问:“你们想要封什么爵位?”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各自写下了自己所想要的职衔,并强行要求皇帝封给他们这些职位。皇帝无奈,只得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李傕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封为池阳侯,同时领司隶校尉;郭汜则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二人全权代表皇帝,同掌朝政大权。樊稠成为右将军,万年侯,而张济则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同时领兵屯驻弘农。其他如李蒙、王方等人,也各自被封为校尉。
在得到封赏之后,他们纷纷谢恩,领兵而出,离开了长安城。接着,他们下令寻找董卓的尸首,虽然只找到了一些零碎的皮肉,但他们用香料雕刻成了董卓的模样,将其安放妥当。随后,他们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给董卓穿戴上了王者的衣冠,用王者的棺椁安葬,选择了吉日,将董卓的遗体迁葬到了郿坞。
在准备安葬董卓的那天,天空突然降下了惊人的雷雨,暴雨倾盆,水位迅速上涨,没过了数尺深。震耳欲聋的霹雳之声炸响,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竟然将董卓的棺材炸开,将尸首推出了棺外。
这一幕,无疑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恐万分,这显然是上天发怒了。李傕目睹这一切,心中也生出了几分畏惧,他决定等待天气晴朗之后再进行安葬。
然而,就在当天夜晚,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连续三次改葬,每一次都失败了,董卓的尸骨最终被雷火消灭,片甲无存。这是天地对董卓的惩罚,是对他生前暴行的最终审判。
李傕和郭汜掌握了大权之后,他们的暴政和残虐行径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暗中派遣心腹之人,潜伏在皇帝的身边,时刻监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会受到威胁。
此时的献帝,就像是生活在荆棘之中,每一步都需谨小慎微,以免触怒了这两大权臣。朝廷中的官员,无论是升是降,都是由李傕和郭汜说了算。他们通过观察官员的声望和民众的反馈,来决定谁能够获得晋升,谁将会遭受降职。
为了掩人耳目,稳定朝廷的局面,李傕和郭汜特意宣召朱隽入朝,任命他为太仆,一同领掌朝政。
一日,献帝正在宫中忧虑国事,忽有人急报,言说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两位名将,率领着十余万大军,正杀向长安而来,声称要讨伐李傕和郭汜这两大贼党。
原来,马腾和韩遂在行动之前,早已派人潜入长安,与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取得了联系,结成了内应之盟。他们共同策划,要推翻李傕和郭汜的统治,恢复朝廷的清明。
这三名朝廷重臣,秘密向献帝奏报了这一计划,并请求皇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授予他们密诏,让他们可以并力讨伐贼党。献帝在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希望能够借助马腾和韩遂的力量,清除贼党,恢复国家的安宁。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在得知马腾和韩遂的大军即将抵达长安的消息后,立即聚集一堂,商讨应对之策。谋士贾诩,以其深沉的智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敌人远道而来,我们应当利用地理优势,挖掘深沟,建筑高垒,坚守城池,以逸待劳。只需坚守百日,敌军粮食耗尽,必然自行撤退。届时我们再追击,便可不战而胜,将马腾和韩遂二将擒拿。”
李傕和郭汜在听了贾诩的策略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暂时采纳。此时,李蒙和王方挺身而出,表示不愿仅仅依靠防守,他们自信有足够的实力直接击败马腾和韩遂。
贾诩却冷静地指出:“现在如果立即出战,我们必定会失败。”李蒙和王方不甘心,齐声说道:“如果我们两人失败,愿意割下头颅;如果我们战胜,也希望您能将首级输给我们。”贾诩见状,便向李傕和郭汜建议:“长安西面二百里外的盩厔山,地形险峻,可以派遣张济和樊稠两位将军在此地驻扎,坚守不战;同时让李蒙和王方自行率领兵马前去迎敌。”
李傕和郭汜最终决定采纳贾诩的建议,他们调拨了一万五千人马给李蒙和王方,让他们前去迎战。李蒙和王方得意洋洋地离去,他们在距离长安二百八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与马腾和韩遂的大军一决雌雄。
势
西凉兵不久就到了,李蒙和王方率领部队前去迎战。西凉军迅速在道路上摆开阵势。马腾与韩遂并马而出,气势汹汹地指向李蒙和王方,大声怒骂:“反国之贼!谁去将他们擒拿?”
他们的骂声尚未落下,便只见一位年轻的将军从西凉军阵中飞马而出。他面貌俊美,眼神炯炯有神,像是能够洞察一切。他的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腹部坚实如狼,腰身灵活如猿。他手持一杆长枪,骑着一匹骏马,从阵中飞驰而出。
原来,那位少年将军就是马腾的长子马超,字孟起,当时年仅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见他年轻,心想或许可以轻易取胜,于是跃马向前,主动挑战。然而,战斗刚开始没过多久,王方就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瞬间丧命。
马超勒住马缰,轻松地掉转马头,做出一副毫不留意的姿态。就在这时,李蒙看见王方的遭遇,骑马从马超的后方急速追来。然而,马超似乎并未察觉到背后的威胁。马腾在阵前大声警告:“小心!背后有人追赶!”他的话音还未落下,马超已经神奇般地转过身来,将追赶他的李蒙一把擒拿,控制在马背上。
原来,马超早已预料到李蒙会追赶自己,但他却故意放慢速度,引诱李蒙前来。两马接近时,李蒙挥枪刺来,马超却轻巧地一侧身,让李蒙的枪刺了个空。两匹马并行时,马超运用其敏捷的力量,轻松地将李蒙生擒活捉。
李蒙的士兵们见主将被擒,群龙无首,立刻陷入混乱,纷纷望风而逃。马腾和韩遂见状,乘胜追击,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一直追击到隘口,在那里安营扎寨,并将李蒙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李傕和郭汜得知李蒙和王方都被马超所杀,这才真正相信了贾诩的先见之明,对他的策略更加重视。他们决定坚守关防,不再出战,只等待敌人自行退去。
正如贾诩所预测的那样,西凉军的粮草供应逐渐短缺,无法持久作战。经过商议,他们决定撤军回防。
就在李傕和郭汜巩固了长安的防御,准备长期抵抗西凉军的时候,长安城中马宇的家仆突然揭露,家主与刘范、种邵暗中勾结,外连马腾、韩遂,企图作为内应,协助西凉军攻城。这一背叛行为激起了李傕和郭汜的极大愤怒。
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将马宇、刘范、种邵三家的老少良贱全部逮捕,并在市场上公开处决,将三人的首级悬挂在门前示众,以儆效尤。
马腾和韩遂在得知内应泄露后,意识到长安城已经无法攻下,加之军粮耗尽,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拔营撤退。李傕和郭汜见状,立即命令张济追击马腾,樊稠追击韩遂,意图乘胜追击,彻底击溃西凉军。
西凉军在撤退过程中,由于缺乏粮草,人疲马乏,又遭遇了追兵,顿时陷入了混乱。张济和樊稠的军队紧追不舍,西凉军大败,损失惨重。
在败退的过程中,马超表现出了非凡的勇猛,他不顾一切地与追击的张济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地击退了张济的追兵。而另一边,樊稠则是紧追韩遂不舍,两人的军队一路激战,直至接近陈仓。
在陈仓附近,韩遂见樊稠追得紧,便勒住马,转头对樊稠说道:“我们都是同乡,为何今日要如此无情地追击?”樊稠虽然心中有所动摇,但他忠于职守,也勒住了马,回答道:“我这也是奉命行事,上头的命令不可违背。”
韩遂闻言,继续劝说:“我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国家大义,你为何要如此逼迫我?”樊稠听后,心中有所触动,他考虑到韩遂曾是同乡,又是在国家大义面前,于是他决定不再追击,拨转马头,收兵回寨。
韩遂见樊稠退兵,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带领剩余的军队迅速撤退。
李傕的侄子李别,意外地目睹了樊稠放走韩遂的一幕,他立刻返回报告给了李傕。李傕听后,愤怒难平,立刻打算兴兵讨伐樊稠。然而,贾诩在此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意见。
贾诩说:“目前长安城内人心不稳,频繁动用兵戈,对稳定局势非常不利。不如我们设一个宴席,邀请张济和樊稠前来庆功。在宴席上,我们可以趁机擒拿樊稠,这样既可以避免无谓的战争,又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问题。”
李傕听了贾诩的计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可以消除心头之恨,又可以避免动摇根基。于是,他立刻安排设宴,邀请了张济和樊稠前来。两位将军接到邀请,感到荣幸之余,毫不犹豫地赴宴。
酒宴进行到一半,李傕突然改变了脸色,质问道:“樊稠,你为何私通韩遂,意图谋反?”这一突如其来的指责让樊稠大吃一惊,他还没有来得及辩解,就看到刀斧手突然冲出,瞬间将他斩首在宴席的桌下。
这一幕的发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张济,他吓得立刻跪伏在地上,不知所措。李傕见状,立刻扶起张济,安慰他说:“樊稠谋反,所以我才将他处决。而你,一直是我的心腹,不必惊慌。”
李傕随后将樊稠的军队拨给了张济,让他接管。张济在惊恐之余,也感到一丝庆幸,他谢过李傕,带着樊稠的军队返回了弘农。
李傕和郭汜在击败了西凉军之后,威势大增,其他诸侯纷纷对他们敬畏有加,无人敢与他们对抗。贾诩在这种情况下,多次劝说李傕和郭汜要安抚百姓,结交贤能豪杰,以此来稳固朝廷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局势渐渐有所好转,开始有了一些恢复元气的迹象。
然而,不想青州地区的黄巾军又重新崛起,聚集了数十万人,首领众多,
然而,就在这时,青州地区的黄巾军却又再次兴起,他们聚集了数十万之众,首领众多,他们大肆劫掠无辜的百姓。太仆朱隽向朝廷推荐了一位人才,认为只有他才能平定这群盗贼。李傕、郭汜询问这个人是谁。朱隽回答说:“要想消灭山东地区的这群盗贼,非曹操不可。”
李傕问道:“曹操现在在哪里?”朱隽回答说:“他现在担任东郡太守,拥有强大的军队。如果任命他来讨伐贼军,贼军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击败。”
李傕听后大喜,立刻命令起草诏书,派人星夜兼程送往东郡,命令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讨伐贼军。曹操接到了圣旨后,立刻与鲍信会合,一同兴兵出发,在寿阳与贼军展开了激战。
在战斗中,鲍信勇敢地杀入了敌人的重地,但不幸被贼军所害。曹操悲痛欲绝,但并没有因此退缩,他继续追赶贼兵,一直追到了济北。在曹操的猛烈攻击下,贼军损失惨重,投降的士兵就有几万之众。
曹操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采取了聪明的策略,他利用投降的贼军作为前锋,自己的兵马紧跟其后,所到之处,贼军纷纷投降。这样的策略不仅节省了兵力,也迅速稳定了局势。
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曹操成功招安了三十余万的降兵,以及他们的家属,人数总计超过了百万。曹操对这些降兵进行了筛选,将其中精锐之士组成了一个新的军队,他将其称为“青州兵”。这些精锐士兵在曹操的领导下,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余的降兵,曹操则让他们返回农村,恢复农业生产,以此来巩固社会基础。
曹操的这些举措,使他的威名日益彰显,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胜利的捷报传到长安,朝廷为了表彰曹操的功绩,任命他为镇东将军,这是一个很高的军事职位,表明了朝廷对曹操的信任和依赖。
在兖州,曹操继续他的招贤纳士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英才加入他的势力。这些人才的加入,为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他日后在乱世中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曹操的这些行动,不仅巩固了他的势力,也为他建立了一个广泛的人才网络,这对于他在未来的斗争中占据了重要的先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