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词,听得何太平直犯迷糊:“什么东西。”

“走,随我沿河而行!”

黎景没有回答,只是带着何太平,溯流而上。

……

长宁村

作为永宁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山村,长宁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只那么些村民,只那么些事儿,每日循环往复,宁静非常。

新鲜这个词儿,很少在这儿出现。

直到今天正午,来了两位自称永宁黄天观的道士。

“贫道打算在城中开间善堂,收养流浪孤儿,现招几个手脚麻利,有抚养孩子经验,能够常住城里的妇人,负责善堂每日的餐食采买,孩子的看管照顾,识字者优先。”

要说不说,何太平真是个人才,尤其是那张正义凛然的脸,一看就是得道高人,使人心生敬仰。

同样的话要是由黎景自己来讲,说不得就是一番怀疑审视。

但何太平只是一亮相,就让村民笃定其所言非虚。

只村口走到中央,身后便有了乌泱泱的跟从。

在向村长道明来意后,更是被当做活菩萨。

村长当即将村里妇人,统统召集一起。

而村中妇人们一听有这种好事,也是闹哄哄的争抢应工。

而在一片喧闹中,何太平也意识到,黎景带他来此的目的。

只因一众村妇中有个他“熟悉”的身影。

“杨大嫂,杨哥儿外出赴考,回来就是官身,您这要是应上了,不怕丢了官老爷的脸啊。”

“是啊杨大嫂,杨哥儿这么争气,您就在家里等着,还跑出来做什么工啊。”

“就是就是,我家那小子要是有杨哥儿一半争气,我天天给菩萨上香。”

被一众妇人称作杨大嫂的中年妇人,正是杨存孝的母亲。

同“记忆”中相比,杨大嫂两鬓生了些白丝,眉眼多了些愁绪。

本以为会是个瞻前顾后的性子,没想到却是落落大方。

即使是面对村民调笑,也是言谈得体,把一众村妇都比了下去。

自然而然的,获得了这份,月奉二两的工作。

而何太平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条件会写成那样。

浣衣做饭,抚养孩子这些,长宁村的妇人几乎人人擅长。

可一旦加上识字这条,那么能够达到标准的,就寥寥无几。

或许一众村民看来,杨大嫂只是幸运,但只有何太平知道,这不是幸运,而是注定。

在村长以及一众村民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契约,村民散去,杨大嫂带着两位道长,回家收拾东西。

谁知刚一进门,妇人便满面泪痕的拜倒,向两人凄声道:

“两位道长,民妇只求一句真话,可是我那孩儿出了事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