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平和金玲都被毕意南的设问勾起了好奇,赶紧继续往下看。
【常言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意思是书生软弱无力,摇摆不定,即使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也做不成大事。】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黄巢和洪秀全也都是屡试不第的书生,但却领导了历史上死伤最惨烈的起义。】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民揭竿而起,往往是因为真的要饿死了,而读书人哪怕不愁吃喝,只要当不成官,就可能想造反。】
【所以,科举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这些读书人足够的上升通道,来降低他们的反抗意愿。不然的话,每个读书人都有可能变成吴用。】
【这样看来,吴用造反的目的就很简单了,既然参加科举不能让我的才华得到赏识,那我就在强盗中寻找一个值得辅佐的英明贤主。】
【就这样,吴用最终找到了宋江。】
毕意南接下来分析了吴用为什么会在晁盖和宋江之中选择后者,以及吴用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宋江成为梁山之主的重要作用。
紧接着,文章话锋一转,讲到了吴用身上道德争议最大的几件事。
【当时,美髯公朱仝因为和沧州知府的小衙内投缘,便带着他玩耍。为了拉朱仝入伙,梁山众人掳走了这个年方四岁、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让李逵把他活活劈死。】
【面对朱仝的愤怒,参与了行动的吴用当时说:“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宋江则事后解释称:“却是军师吴学究定的计策。”】
【乍看上去,似乎二人在互相推卸责任,而且至少有一个人在撒谎。但是仔细一想,他们的话又似乎并不矛盾,事实很可能是——吴用定计、宋江下令、李逵动手,都脱不了干系。】
【不过,不管相信谁说的话,吴用在这件大概率算是《水浒传》中最缺德的事情里,要么是执行者,要么是策划者,怎么都洗白不了。】
“这段情节确实经常被一些读者和评论者选择性的忽略了啊。”张昭平说道。
“事情做得太残忍、太没底线了。”金玲读到这段文字,又想起了原著里杀死小衙内的情节,还是觉得很气愤。
“小毕同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张昭平继续说:“读者已经觉得没底线了是吧?他马上再抛一个突破底线的例子出来,一步步地牵引着读者的情绪。”
毕意南写这两个例子,是单纯觉得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在张昭平口中,就成了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有意设计。
金玲听了之后,对照一下文章内容,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
【吴用不只对人下得去狠手,对国家也没有任何忠诚。】
【被招安以后,别的好汉对朝廷不满,最多是劝宋江重上梁山,吴用却干脆劝宋江投靠辽国,“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
【就算古代的民族主义观念没现在强,这种做法也不被人们接受。宋江当时就差点翻脸,话说得很重:“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提!】”
【用现在的价值观来衡量,吴用这建议可是妥妥的叛国啊。投辽这种话都说得出来,你说他是不是毫无底线的人呢?】
【还真不一定。在吴用看来,投辽可能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