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娄瀚召集编辑部的同事们,一起探讨郑夺的这篇《师兄的透镜》。

正常的审稿流程是三审:

初级编辑喜欢,推荐给编辑部主任看,主任看了给总编看。

每一审的周期,通常在三个月之内。

但《人民文学》这样的大刊,周期更长,审个两年以上,也是家常便饭。

郑夺的作品,显然是受到了娄瀚的高度重视,他非常喜欢。

于是打破惯例,召开审稿会,专门审这一篇稿。

这事情,就像《师兄》此文一样荒诞。

会上,每个人对此文的看法,都呈现出鲜明的不同,甚至对立。

“我觉得这部作品更适合发《故事会》,那肯定是一篇优秀作品,但放在我们这儿不行。作者玩了一套把戏,牺牲了严肃性,并不适合《人民文学》。”

“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你犯了跟大众一样的错误,就像在影视界,人们总说,帅哥美女都没演技,其实是偏见嘛!《师兄》也是,趣味性强,未必文学性就弱嘛!”

“《师兄》一文,折射出的哲理,还是可以体会和解读的。更重要的是,从写作创新的角度来说,这篇作品很好嘛!怎么不适合《人民文学》了,我认为可以发表。”

“郑夺,这个名字,确实没什么印象。你们认识的作家里面,有没有真名叫郑夺的?”

“别老抓住新人这个标签不放,看作品说话。反过来说,新人写出这个水准,更应该得到重视!”

讨论的角度五花八门,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总编娄瀚最后说:“刁绮,要不,你回信和作者沟通一下,问一问,他自己的创作理念、意图,我们有了更明确的锚点,再来讨论。”

一千多公里外的某个小县城。

这天,郑夺又来到常林祥家,借用人家的电脑,上网学习有关冠状病毒、生物制药方面的专业知识。

常林祥其实不在家,作为厂长和研发负责人,他每天要去厂里。

他老伴儿就充当了郑夺的图书管理员。

2001年的互联网,还远不像十几二十年后那样方便,什么都有。

现在还没有各种文库以及专业检索工具,网上充斥着很多杂七杂八的内容和商业广告。

想要查阅学术期刊,最方便的方式,还是通过知网和万方数据。

这只能单向获取信息,交流讨论,当然是没办法实现的。

他用常林祥的账号登录,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多个领域的知识,其中绝大多数,都在他前世的知识结构之外,学起来相当吃力。

但所有难题,归根结底,基本上最后都指向一个困难——数学。

“要提出一个理想的分子模型,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先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来筛选。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生物和医药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实验,其实是以大量重复的人工试错为主的。

“哪怕到了二十年后,也依然如此。

“人工智能,还任重道远。首要的,就是数学工具和算法。这辈子选了数学专业,绝对是正确的。

“到了大学,就买电脑。不光要学好数学,还得自学编程。

“数学是我大目标的第一块拼图,也是最重要的一块。

“编程是第二块,生物是第三块,语言、文学、艺术方面,是第四块。

“除此之外,还有第五、第六、第七块……这么一想,突然感觉一辈子时间根本不够用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