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继续说着,

“第三件事,这一学期呢,我们的重点任务是王婷玉和张慧的文章,得尽快发出去。王婷玉的审稿意见已经回来了,给了个小修,我看了一下,没有什么很大的意见,到时候我会跟王婷玉说一声。至于张慧你呢,之前手里的文章写的怎么样了?”

说罢,张老师看向了张慧。

张慧连忙站起来说道,

“结果不是很好,我准备把今年的数据加进去再分析着看一下。”

“今年的数据再加进去? 你几年级了? 准备延毕吗? 你没看到王婷玉的文章光是投稿就将近一年时间。”张老师很生气的问道。

“那老师你的意思呢?”张慧问道。

“你开完会后到办公室跟我好好说一下你的结果,我看一下能不能发一个,要不然一直拖着没啥意思。”张老师说道。

“行呢老师,那我一会找你。”张慧苦着脸说道。

“最后一件事,大家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总结总结发给我,我理理思路,写个基金本子。明年三月份基金申报,我今年想申请个优青试试,要不然我要到年龄了。”张老师说完便离开了。

张老师一走,下面大家都议论了开来,曾伟小声给李荣说道,

“张老师这么牛的嘛,要开始申优青了。”

“算算他成果也差不多,主要前两年那两篇《PNAS》太牛了,放在全国都没有几个能打的。”李荣说道。

“要是张老师申请上了那就厉害了,我们也是大牛的学生了。”张慧说道。

“哈哈哈,大牛估计算不上,中牛吧。”李荣笑着说道。

楚灵在一旁看着大家议论纷纷的样子,很是疑惑地问道,

“李荣,你们说的优青是啥呀,张老师申请优青有啥好处呀?”

“优青,全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属于一个基金项目。但是通常申报上这个项目的人会被称为优青。优青跟青年长江学者,青年千人计划以及青年拔尖人才并称为四青人才,其申请难度依次下降。四青人才是属于青年学者里面份量很高的一小撮了,优青又是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份。张老师如果申请上优青了,不仅咱们会有一笔很大的项目经费,同时张老师的名气也会更大,资源也会更多。”李荣解释道。

“那很难申请吧?”楚灵好奇地问道。

“那肯定难了啊,每年优青的资助人数都是四百人左右,是包含各个自然科学学科在内的,到生态头上可能每年还不到十项。每项经费200万左右,大家都抢破了头。比古代考进士的难度还要大。”李荣说道。

“这么难大家还都去竞争,有很大的好处吧。”楚灵小声说道。

李荣听到了,于是说道,“那肯定啊,除了200万国家给的经费以外,还有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配套经费,在一些富裕的省份,可能配套经费能到800w左右,比优青项目还多呢。这只是小头,主要是但凡拿了优青身份,在哪个学校都能评教授了。虽然咱们张老师早已是教授了,但是也很有可能级别再上一步。况且,优青基本上是学术道路往上走必经之路,往往是四青人才——杰青/长江——院士。基本上四青人才是一个前置条件,没法跳过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