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出现在城外,并且形成半包围的态势,这让斯德丁的守军,陷入了恐慌。

然而等待了三天,他们发现国防军并没有发动进攻,于是稍稍安心,但士气已经降到冰点。

诺伊尔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封信,面色消沉。

这是沃格尔将军写给他的亲笔信,内容不多,大概意思,就是劝自己投降。

毫无疑问,现在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作为霍亨索伦的老牌将领,沃格尔将军对斯德丁的情况,预料非常精准。

虽然起义军号称有三万兵力,但是大部分,根本不具备战斗力。

他们只是零散的,脑子一热就加入到诺伊尔麾下,没有建制,缺乏武器弹药,虽然大多都是老兵,可是重组需要时间。

能够直接投入战斗的,只是少量人,而这些人里,又有相当一部分派往普伦茨劳和加尔茨,留守斯德丁的部队,并不多。

“如果拦截成功就好了,只需要再多几天时间,就能完成建制的整改。”

揉了揉眉心,诺伊尔感到压力巨大,他需要时间来重组那些散兵游勇,而沃格尔,并不准备给他这个时间。

手里的是劝降信,也是最后通牒,沃格尔表示只给他24小时时间,如果没有回信或拒绝,那么国防军将会发动进攻。

打仗,诺伊尔不怕,他是一名职业军人,拥有荣誉的霍亨索伦子爵,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时刻准备着在战斗中牺牲。

这是霍亨索伦贵族的普遍心理,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为了荣誉而牺牲的思想,所以面对死亡,他们可以显得很从容。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死去,诺伊尔感到屈辱。

他不是死于波旁人的枪口下,而是要面对同胞的子弹,这种死法,很不“荣耀”。

站起身,他走到地图前,看着上面纵横交错的红蓝线,陷入沉思。

“沃格尔将军,不愧是帝国的精英将领,他的布置,好毒啊。”

57号高地之战,是唯一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双方都付出了极大代价,从战果上来说,可以称之为两败俱伤。

但是在战略上,毫无疑问是沃格尔取得完胜。

勃兰登堡师顺利开进到斯德丁城下,而且采取半包围的态势,将西面和南面完全阻断。

这让斯德丁与普伦茨劳和加尔茨的联系被切断,两座小城的补给陷入困境。

按理说,在这种态势下,诺伊尔应该收缩兵力,将两地的守军撤回,增强斯德丁的防御,不过很明显,国防军的动作更快,他们已经利用这两处的兵力优势,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将退路完全阻断。

自从兵临斯德丁城下,整整三天,国防军没有采取任何攻势,甚至在普伦茨劳和加尔茨,也同样没有枪声响起。

不是沃格尔仁慈,而是他要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战果,这种包围态势,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守军来说,完全是一种煎熬。

“这两个地方,恐怕坚持不了几天了。”

抿了抿嘴唇,诺伊尔知道,他在普伦茨劳和加尔茨的部队,即将被吃掉。

不用一枪一弹,陷入绝境的两地守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他们的给养本就不多,如果在一周内还没有得到补给,那么吃饭都成了问题。

大家都是霍亨索伦人,这不是与波旁人的战争,何况派往两地的几个营,并非自己嫡系,都是在他宣布起义后,加入进来的。

没有理由死战。

而在一周时间内,他不可能突破包围,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勃兰登堡师,不仅战斗力惊人,而且是全机械化部队,他们的转移速度非常惊人,自己派出去的部队,即便绕开对方的包围,也会很快被追上。

这个仗,没法打。

而自己麾下的嫡系部队呢?

虽然根据情报,诺伊尔判断出了勃兰登堡师的动向,但是阻击并不顺利,他最嫡系的两个团,一个全军覆没,一个伤亡过半。

现在斯德丁的守军里,大部分都是散兵游勇,他们只是仓促集合在一起,乱哄哄的在城外挖掘壕沟,布置机枪阵地。

最关键是士气,这些部队人心思动,每一天都会出现逃兵,虽然军官们对此气愤不已,但他们却没有采取强制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是内战,他们没有理由枪毙自己人。

换言之,军官的战斗意志,也不坚定了。

这种情况下,一旦开战,后果几乎不用想,防线顷刻间就会崩溃。

“该怎么办呢?”

重新回到座位上,诺伊尔长长的叹气,如果开战,本方几乎毫无胜算,但如果投降……

不,他不会投降。

作为一名霍亨索伦军人,投降是耻辱,特别是诺伊尔这种贵族,绝对不允许投降,哪怕是投降给自己人,也绝对不行。

然而他可以不投降,但那些士兵呢?

战事若是开启,必然生灵涂炭,他之所以起义,就是为了让官兵们有个好归宿,但是一旦开战,他们恐怕……

对于内战,诺伊尔同样是排斥的,他不是为了个人的野心,而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些官兵。

“战与不战,都是两难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