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会儿已经进入八月中旬了,傍晚的天气虽然比白天要凉快一点,可那还是很热的,屋子里连火墙带炕的一烧就没法待人。
陈书宁又往连着火墙和炕的灶里添了几大块木柴就赶紧出来。
因为夏天烧火做饭的屋子里会很热,所以陈书宁让沈大河起了两个灶,一个连着火墙和炕,冬天用,另外一个小一点的就是个单独的炉灶,留着夏天不烧炕的时候做饭的。
不然像老知青的房子那边,这会儿一做饭炕上就呆不住人,每天睡觉都要等到炕凉下来之后才能上炕睡觉,着实是不方便。
老杨头帮忙买的水缸已经安置在厨房里了,新买来的两口小铁锅已经安在灶眼上了,其中一口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的冒着泡,陈书宁还要看着锅里的水不能烧干了。
一会添柴,一会添水的,竟是也不比上工轻松多少。
说来陈书宁也是个脾气急的,为了能早一点住上新屋子,这会儿的她正顶着一屋子热气站在炕上挂窗帘。
窗帘布是陈书宁旅游时买的土布,当时除了土布她还买了不少的竹编篮子,本打算赶在双十一的时候为了她空间里的那些蔬菜水果走高端路线做包装的,却是没想到东西还没用上她就穿来这边了。
不过也幸好当时的她没有计较价钱高低买了这种纯手工的东西,以至于如今拿出来竟是跟这个时代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深蓝色带着点点白色碎花的布料遮光性很好,订窗帘的钉子和铁丝是她在供销社买的,被人看到顶多是说她几句败家。
看着这挂上窗帘之后越来越有家的样子的房间,陈书宁瞬间都不觉得热了。
正当满意的四处打量着该如何装饰自己未来要生活很多年的小家时,拎着老母鸡的沈大河就进了院子。
也没进屋,就站在院子里朝着站在炕上的陈书宁招呼:“那个小陈知青,你看我们哥三个收了你那么多东西,怪不好意思的,我娘让我给你送只鸡过来,你看看给你放哪?”
顺着敞开的窗户看着院子里沈大河手里拎着的那还活蹦乱跳的老母鸡,陈书宁一时有些不知道该不该接,“那个沈大哥,那些东西本就是我和玲玲感谢你们这些天辛苦盖房的,哪还能收你的东西啊!这鸡你还是拿回去吧。”
沈大河一听陈书宁不收就急了,他要是就这么把鸡拎回去,他老娘不扒他层皮才怪,他可不敢挑战自家老娘的权威。
于是立马苦了脸说道:“小陈知青你可别难为我了,这鸡我要是拎回去我娘非打我不可,你哥我也是有儿子的人了,要是还在儿子面前挨打那可就太丢脸了。”
听了这话的陈书宁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想着这沈大河倒也真是个实诚的,这话是能这么说的吗?
不过这话也让陈书宁明白了队长媳妇的意思,也觉得大队长一家是可交的,便也没客气的收了,有来有往才能长久的交往下去。
再一个也是陈书宁想着自己这几天盖房子,工人们早来晚走的多少都是影响了知青们休息的,如今这只鸡正好给知青点那边,也算是对大家的一点补偿吧。
鸡没有用沈大河帮忙杀,而是绑好了扔在厨房里,等着知青们下工回来再送过去。
送走了沈大河的陈书宁继续收拾房间,夏天天黑的晚,所以下工的时间也要晚一点,没有特殊情况都是五点半才下工,看着这会儿距离知青们下工还有半个小时足有的时间。
于是陈书宁又像冬天的小松鼠一般一趟趟的前后院的折腾,一点点的将自己剩下的行李都折腾到小屋里。
小屋的家具也在她去镇上的时候都送了过来,王二爷爷家的几个叔叔还好心的帮着陈书宁将家具都摆放好了。
小屋的结构是典型的东北农村房屋的结构,因为只有一间房,所以陈书宁的小屋不像钟玲玲和老房子那边是左右各一个炉灶。
而是并排的两个灶眼,外面的这个是不连着火墙和炕的,里边的炉灶就是连着火墙和火炕的。
并排的两个炉灶旁边就是装水的大缸,水缸再往里面就是卧室门,卧室的门后连着正对厨房门的那面墙是一架L形的柜子。
柜子上面带有木门,里面放一些锅碗瓢盆什么的,下面是没有门的架子那种,留着放酸菜缸和米缸,以及坛坛罐罐架子,陈书宁打算一会再裁些布料挂上,这样看着会整洁很多。
再拐过来,在炉灶的对面是一排架子,类似现代厨房料理台那种的,上面放着砧板、菜刀以及杂七杂八的零碎,架子下面放着洗脸和洗脚盆以及一些杂物。
不得不说王二爷爷的手艺是真的好,厨房的柜子架子什么的陈书宁就只是大致的说了一下样式,王二爷爷就给打出来了,而且完全就是陈书宁想要的样子。
卧室的家具也是,炕柜是买现成的,这边的炕一盘好就搬了过来,不然放在那边的柴房里也影响人家来回抱柴火。
炕柜上整齐的叠着陈书宁那套被褥,炕柜里王二爷爷也按照陈书宁的要求给她打了几个格子。
陈妈给她带的麦乳精,鸡蛋糕和糖果什么的都放在炕柜里,炕柜的旁边是小炕桌,桌上放着户外品店淘来的老式油灯和一个小号的搪瓷缸子。
地上靠着最里面的墙角摆放着衣柜,衣柜的旁边是个半米宽,一米长的小桌子和两张小四方凳,没办法,屋子实在是太小了,就这些东西已经显得有些挤了,再难放得下别的。
不过屋子虽然小,可是白灰刷的墙面加上玻璃窗户看着倒是要比老知青那边亮堂很多,就是白灰墙面一碰就掉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