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元璋和马皇后激动的样子。

朱标站在一旁没有言语。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的激动。

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本身也是农民出身,就是因为闹饥荒,家里死了好几口人,自己的父亲实在没办法,才走上了造反这条路。

他对灾荒很了解,也理解宿县灾民的困苦,更是明白产量高的农作物对在宿县灾民的重要性,以及对整个大明的影响力有多大。

自己就是因为闹灾荒饿肚子才造反的,如果自己让大明的老百姓吃不饱饭饿肚子,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们也会起来造自己的反。

这是朱元璋最为担心的事情。

因此他一登基就致力于为老百姓减负,想方设法,想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

可是大明刚刚建国,连年战争让老百姓流离失所,稳定下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是吃饱肚子。

现在又遇到了蝗灾,百姓的生活是举步维艰,大明的国库空虚,救灾难度极大。

而恰好在此刻,朱辰不知道从哪里弄出来如此高产的农作物,朱元璋怎么能不高兴?

又怎么能不激动。

有了这种神物,朱元璋肩上的担子就会减轻了很多。

吃好是一回事,作为一国之君起码得让老百姓先吃饱啊!

马皇后更是理解自己的老公朱元璋,建国这几年,朱元璋一直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五更天就临朝理政,就是为了大明的老百姓能吃饱饭。

愿望很简单,可是实现起来真的很难。

今天听了自己儿子朱标的汇报,如此高产的农作物让朱元璋看到了希望。

朱元璋手里拿着那巨大的玉米棒子,怀里抱着足球大小的红薯,

就像是抱着自己的儿子,激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朱标,再次开口问道:

“标儿,这东西真的如此高产,会不会是朱辰那小子在自己家的责任田里动了什么手脚?”

朱标理解自己父亲的心情,听了之后笑了起来:

“父亲不仅仅是朱辰的责任田里长出来了这么高产的农作物,有些宿县老百姓的田里长出来的玉米和红薯产量更高!”

朱元璋听了自己儿子朱标的话,就更加的高兴了:

“什么?你说还有比这更高产的,这玩意儿简直成精了!”

朱元璋说着激动的拍了一下自己怀里的红薯,又抹了一下自己眼角的泪水。

看着朱元璋都高兴的流出了眼泪,朱标高兴的继续说道:

“父亲,你是没有看见宿县老百姓收获时那高兴的样子,简直比过年还要高兴!”

马皇后高兴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遭灾这么多天,是该高兴高兴了!”

听到自己老家的人大获丰收如此的高兴,

马皇后打心底里也为宿县的老百姓感到高兴。

更为自己的儿子朱辰感到高兴。

朱辰这家伙小小年纪,却每次都能干出来惊天动地的大事。

每一次朱元璋遇到棘手的事情,好像都是朱辰帮忙给解决掉的。

看到朱元璋高兴的就像是个小孩,马皇后恨不得立刻将朱辰的身世告诉他。

就在此刻,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朱棣说话了:

“其实本来可以更开心的,只可惜收入的三分之一被朱辰那小子给坑走了,身为宿县的父母官竟然看出如此丧失天良的事情,该杀!”

听了朱棣的话,朱元璋立刻收起了笑容。

粮食收获之前,朱元璋听了这话,只仅仅是气愤,他压根不信有这么高产的农作物。

现在农作物丰收了,朱辰竟然真的收了三分之一的税收。

朱元璋听了那是相当的气愤,尤其是想到老百姓将一筐一筐的玉米和红薯抬到了县衙时的那场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