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镇这个名称是自发形成的,官方没有赋予它任何称呼,也没有派驻行政管理机构,在包头的名册甚至没有这个地方。它原本是吴家大院旁边的晒谷场,棉纱厂建设起来后因为这里离得近,开始有人在这里摆摊销售一些小物件,工人们也会到这里购买一些日用品。随着附近各个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这里也随着变得越发繁华,不但成为了工人和家属们购物的去处,还成为各个工厂产品的集散基地。一开始只是小小的集市,一年时间变成了常住人口超过五万的大型城镇,现如今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吴家凭借土地租赁的收入,还有大兴土木修建各种房屋建筑用于商业、居住,在吴家镇得到的收益不比工厂股份中的少,原本为吴家支柱产业的土地反而成为收益最少的。

随着大批工厂在新工业基地的开建,吴家镇附近的工厂工人人数趋于稳定,但北边还有更大规模的重工业基地正在建设,那些工厂容纳的工人不比轻工业工厂需要的人数少,萧远正在规划在那边再兴建一个城镇,而且邀请了许多豪绅参与其中,相信所得收益会更加巨大。

“宪江,过来点,别东张西望的走丢了。”吴家镇大街,王老二正抓住王宪江的手,生怕被拥挤的人群挤散了。临近年关,与王老二叔侄两人一样心思的工人不在少数,手里握着工钱,都想趁这段时间采购一些年货回去。这里不比乡下,那里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哪里比得吴家镇这里物资丰富。还有一些商人,想要大肆采购一番,在过年之前大赚一笔。所以吴家镇十几条主街道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甚是热闹。

“我说老叔,这人挤人的怎么买东西啊?”

“跟紧了,咱们少买点东西就走,别让人把咱们的工钱再偷走了,这么多人,保不准有小偷!”王老二老成持重,他担心的不是没有发生,萧远之前特意派了两百人的团练队伍到这里维持治安,还真的抓到几个小毛贼。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警察捕快,防盗的效率并不高。

“老板,这个是啥东西?”王宪江盯着眼前的物件,在工地他也见过有人骑着这个东西,后座还能载不少东西,速度不比骑马慢不少,当时就把自己羡慕的要死,没想到现在在吴家镇见到了卖它的商店。

“后生,这个东西叫自行车,是咱们包头兴国自行车厂生产的,一辆卖两个银元。”老板大声回了一句,然后又把头转向另一个客人,前来询问的太多,自己都有些招呼不过来。

这种兴国自行车采用的是后世成熟的设计,所需要的钢材、橡胶等原材料已经全部可以从工厂中获得,不再占用工业基地的产能。

现在生产汽车的话交通条件还跟不,而且原材料也有些紧张,但自行车不一样。它不但占用的材料少、需要的技术条件低,还可以适应各种路况、价格便宜,非常适合现阶段在国内销售。同治年间自行车就由法国人运到了海,并迅速风靡各大城市,成为最新鲜的洋物件,在广州、海等地都有卖修自行车的车行,但它们都是从西方运过来的,价格不菲,比兴国牌自行车在价格要高出三个银元。因此兴国自行车一经推出就风靡整个包头,要不是产能跟不和销售时间太短,它迟早会占领北方市场。

王宪江对这种钢铁组成的物件还有些打怵,只是盯着看,不敢手摸一下。王老二也有些心动,但两个银元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自己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那里不是包头萧远老爷的地盘,要缴的租子足有五成,包头还有高产小麦呢,实在不行回去后把家人都接到包头来,今年攒的工钱应该能买几亩肥田了。

“老叔,我想买这个自行车,你看成吗?”王宪江拿不定主意,向王老二问道。

“你买这个干啥,是不是想用来娶媳妇的?”

王宪江跟工友们混了几个月,笑话开惯了,现在也不觉得害羞,说道:“我听老板说了,这种自行车是钢材做的,结实得很,你看车后面的座子,一次能载两百斤还不费劲,甚至三百斤也能拉,而且前面的大梁也能做人。这样的车子在咱们农村应该很有用处,再说这样的新鲜物件带回去,不得把全村人都羡慕死,像你说的娶媳妇也简单!”

“两个银元啊,你一共才八个银元,要是再买点别的东西,怎么也得剩下点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