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大清能许个什么职位给我,我现在可是参将,跟着申总兵前途无量的,更别说我还要报效圣上,为皇上效死力。”
赵文一脸正气,大义凛然地看着这伙清兵的使者。
他打定主意要好好戏耍一下这伙人。
这伙人的首领一听赵文的话,就知道,赵文心里多少是有点意思的。
什么为了皇上效死力,那都是狗屁话,真正的重点是大清能给这个小参将什么职位。
首领是有着镶红旗旗主岳托的军令的,岳托不愧是打老了仗的,一眼就看穿了卢沟桥战线脆弱不堪,整条卢沟桥战线,只有这一部的军容齐整,神色严肃,杀气冲天。
而且根据探子的汇报,这一部的明军正是之前剿灭了蒙古八旗的一个甲喇。
这三千多明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如果强攻,那肯定会白白损失不少的兵力,况且,卢沟桥主阵地对于岳托来说脆的像是一张纸一样。
只要攻下主阵地,那么清兵的战略目标也能达成,通往河北腹地良乡的大门也就敞开了,到时候则完全可以弃置这伙明军不管,全力横扫河北,掠夺人口和金银。
只不过这部明军手里的火炮实在是让岳托眼馋,要是能招纳这伙明军,吸纳他们的炮兵,在未来的战斗中,也许能在局部对明军形成火力优势。
况且,大军向南的路线中,有这么一颗钉子扎着,着实让人心里不太舒坦。
只不过对于那一伙冒然前进的蒙古人,岳托相当地不屑。
“大军开拔之前,皇上再三强调不可过分分兵,也不可过分追击明军。”
“我看这些蒙古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真是当关内明军没有能打的,哼!让他们长长记性也好。”
况且之前的天气奇差,大风又大雪,不清楚敌情,你特木伦是怎么敢追击到这么深的地方?
而且,岳托决定招降赵文,还有更深的一层政治考量。
自皇太极继位以来,大清的情况一路向好,人口增加,也让岳托和一众军事贵族的包衣阿哈增加,同时发展生产,扩大耕地面积,为前线部队囤积粮食。
军力进步极大,从努尔哈赤时代不断在宁锦防线碰壁,到现在拥有能够威胁到大明首都的实力。
这些都是皇太极主政以来的功劳。
因此,岳托无比得意自己当初决定支持皇太极继位的决定。
皇太极相当看重对于大明人才的招揽,从李永芳到范文程,皇太极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封建人文关怀。
封侯拜相,成为王公贵族,这是这个时代对于有能力的人的认可,而在对人才的发掘和任用的方面,皇太极比崇祯做得更好。
现在崇祯方才继位两年,他的急功近利尚不明显,等到了崇祯十六年的时候,满朝的文武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做崇祯帝的死忠没好处,从满桂到孙传庭,在不具备作战条件的情况下,崇祯的自私强迫着他们出战,最后力战不敌,壮烈殉国。
可是崇祯帝真是一点教训都不吸取的啊。
满桂被逼出战的结果在孙传庭的身上再次重演。
崇祯帝的急功近利和刚愎自用几乎让他和整个朝堂分割开来。
文武百官不信任皇帝,不肯效死力,皇帝也不愿意相信朝堂大臣,认为他们大多是祸乱朝堂之辈。
所以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发生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