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轻声说道。

一个武宗朝深受恩宠的武将,深受皇帝的信任,协助皇帝打理京城的京军,常年在四方征战,为大明立下了汉马功劳。

他没有什么显赫背景,在地方上也没有什么根基,除了皇帝的信任,他什么都没有。

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江彬为什么要造反。

如果单论飘忽不定,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所谓人性,正如文官们做出的假设,江彬天生就是个心里变态,对权力有病态的偏执,对朝廷积怨已久,宁可毁灭自己也要搞乱大明……

或许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但如果从利益层面考虑,江彬为什么要造反呢?或者说,即使真的成功了,他又能得到什么?

天下各路藩王的讨伐兵马,京军的自相残杀,众叛亲离,最后大概率是一柄匕首,一碗毒药了却自己的生命。

身败名裂,尸骨无存,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历史的罪人。

“很有趣的问题。”

杨廷和微微闭上了眼睛,轻声说道。

“此事朝廷已经定性,江彬钱宁谋逆,罪在不赦,已成青史铁案,何必再在意……就连小皇帝都默认了江彬谋逆,这与你我,就更无关系了。”

听到父亲表示,内阁已经决定的事情你少管,给江彬按谋逆定罪那他就是谋反了,没看小皇帝都没说啥,你这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又在狗叫什么的杨慎陷入了沉默。

历史真实不虚,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更改,但记录者却可以随意扭曲事实的真相,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解读。

“近来若有功夫,不妨多准备下下月经筵要讲的经义,要知道,你代表的可是我大明聚集了天下青年才俊的翰林院,如果要是搞出了什么乌龙,恐怕整个朝廷都会被天下人耻笑……尤其是,小皇帝似乎有心想要召集民间人士同内阁辩论我大明皇统,听说有不少有才才名的士子都已经借着讲经台辩论的机会在京城扬名,你可不要掉以轻心。”

说道这个,杨廷和一改之前的淡然,一脸严肃的嘱托道。

“一群连殿试都进不去的穷酸秀才罢了。”

听到这话,杨慎仿佛受到了什么侮辱,他冷笑道。

“要是真有能耐,早就借着科举一飞冲天了,如今连吃饭都要靠小皇帝施舍,就这帮人能有什么本事?我可是大明状元郎——”

听到杨慎的大言不惭,杨廷和皱了皱眉头。

“若是上不能经邦平乱,下不能安抚士庶,纵使状元郎又能如何?”

也许是自己对于这个儿子早年间因为朝廷公务繁忙管教的太松了,竟然让他养成了这么一种目中无人的性格。

再说了,科举是否真的能够选拔出专业性的实用人才,同样作为大明进士出身的杨廷和心里能不清楚吗?

“我听人讲,有个叫张璁的士子,如今已经论战连胜十三场了……就连礼部派去专门专修此事的给事中都败下了阵来。”

杨廷和说道,最近京城里着实是被小皇帝搞得这一出弄得气氛也相当的活跃了起来。

不仅仅是天下士子对此格外关注,就连京城普通市民,都十分热爱看这些往日自诩文雅的读书人之间相互撕逼——

破防,甚至突然明悟,无师自通某位哲人的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从而试图在肉体上让对方彻底闭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