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四大电影制作投资集团里,光影传媒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随着前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大老牌的国营制片厂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退出了创作的一线,只保留了电影投资业务。
而放弃了影片生产环节的国营制片厂,自然“下岗”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创作人,
这些人很多都被光影传媒给吸收了。
也就是这批优秀的导演、摄像和演员,才让光影传媒得以迅速崛起,成为了电影制作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老一代导演的作品已经开始越来越叫好不叫座了,
看似牛逼的光影传媒,实则是内忧外患。
内忧则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
所以光影传媒才投资了《开拍吧导演》,试图挖掘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导演。
外患则是来自其他电影制作公司的大量涌现。
同时院线发行方的地位不断提升,光影传媒作为制片方的优势地位,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能生产货的工厂不多,所以工厂地位比较高,
但后来出了越来越多的小工厂,他们的产品虽然质量可能没老厂好,但凑合凑合也能用。
于是竞争变大后,经销商的地位自然也就变高了,甚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经销商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果,就是行业开始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好的电影排片率,反而比烂片少。
通过这种手法,可以大大提高院线的分成议价能力。
为了应对院线对利润的蚕食,光影传媒这几年,也在试图建立自己的院线。
但接连几部投入巨资的电影,因为观众的叫好不叫座,让光影传媒元气大伤,资金压力巨大。
光影院线的发展,自然也就陷入了停滞。
毕竟开电影院,烧钱能力不比拍电影差。
……
李晓超家里这边,在大年初五的时候,也基本结束了亲朋好友的拜年走访。
前两年因为经济压力太大,加上老李又好面子的人,所以他们家已经两年没有正儿八经的走过亲戚了,
今年知道李晓超终于还完了债务,兜里还揣了几万块钱回家过年,老李的心里也是倍儿高兴,非要拉着李晓超去一遍,
其实还完债,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老李真正的算盘,是顺便打听打听,谁家的闺女还没嫁人,看能不能给李晓超做个介绍……
然而老李大年初二门都还没出,就发觉不对劲了,
以前叫都叫不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今年怎么这么主动上门?
而且一个个都争着给李晓超搞介绍……
这倍儿有面子的感觉,
是怎么回事?
老李这时候才知道,李晓超竟然又去当明星了,
而且最近好像还挺火!
“火了又怎么样?你以前不也说自己挺火的吗?结果呢?赚了钱还不是败没了!我看你这两年吃的苦还少了是吧?!”
老李当时就怒了,
在他看来,混明星这个圈子,和赌博炒股没什么区别。
李晓超说什么老李都听不进去,拧不过他李晓超只好让他叨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李晓超就扛着行李要回江城。
看着两父子闹情绪,老妈陈凤急的直抹眼泪,一个劲地推着老李骂道:“孩子都这么大了,你管他干什么啊?人家当明星怎么了?这一不偷二不抢的,碍着你吃大米了?很多人想当明星还当不上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