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桓:“他以学业未尽为由谢绝了征辟。”

赵策非常自信,他在心里有了答案。

辩论仍在继续,反对者开始攻击赵策鼓励娱乐业,他们认为,这是赵策和本郡最大的风月场所安高楼的当家花魁关系暧昧,滥用权力为后者提供利益,才制定这样的政策。

这个指责让赵策大吃一惊:“这是蓄意攻击呀,先生调查了吗?是谁指使的?”赵策问张桓。

“有本县的也有外县的。详尽的名单我回到县廷就会给您。直接制造和传播者正是安高楼的掌柜黎郁文承,他现在也在台上。”张桓先生指着反对者证人当中的一个人。赵策一眼就看到穿着云纹锦帛长衫的续着小胡子的中年人。

“这是怕其他同行发展起来提前出手博人眼球呀。这黎掌柜不简单呐。安高楼花旦歌舞姬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艺妓。爱慕她的大户巨贾无数。他们也能激起我和本郡上流之间的矛盾。”

张桓:“下官认为大人有必要出面澄清这件事。借机惩制他们。”

安高楼掌柜登场了,他毫无愧色地向大家宣告他曾看见赵策和他的花魁深夜在一间包厢里窃窃私语。台下的人们议论纷纷。许多光顾过安高楼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大家心目中的余苴县县长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滥用权力、行为又龌蹉又猥琐、强掳歌舞姬的淫贼。在黎掌柜绘声绘色的描述下,人们的气愤也随之提高到顶点。有些人开始高呼让赵策赶快现身。随着大掌柜为歌舞姬悲伤感叹,台下愤怒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了。就连几个卖布的女摊贩也谴责赵策不之羞耻。

赵策一边高声疾呼一边挤进人群中央大声地呵斥黎掌柜:“造谣!你这是在侮辱赵余苴和余苴县廷!”场中的华钧正德和黎郁文承都很惊讶这个年轻人的到来,因为天冷,赵策就在官服外面加了个罩袍。所以他们没认出赵策。

“阁下所说的完全是捏造。”赵策大声呵斥,“我能证明黎掌柜在说谎。他欺骗了你们、利用你们。”

人们忽然安静下来,但仍有人抑制不住愤怒。一个卖小吃的摊主还向他大喊“快回去吧,让县长本人出来!”“不要在狡辩,让这个小子赶紧下去。”

“安静!”赵策很少这样朝人大吼。他觉得这样粗鲁的吼声除了表示愤怒或者吓退敌人外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场合。这吼声又深沉又嘹亮。声音远播到出了岑中郡还能传回来。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除了几个人低声闲言碎语外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个身穿布衣举止得体的年轻人。

赵策在大家的注目下发问:“大掌柜,您所说的话全部是您亲眼所见?”

“全是我亲眼所见。”掌柜非常肯定地回答。台下又发出了声讨和诅咒声。

“大掌柜确定是本县县长?”赵策问。

“确定无疑。”黎掌柜继续坚定地回答。

“请问大掌柜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赵策像审讯犯人似的问他。黎郁瞥见到了赵策夺目锐利的目光,他被赵策的这种审视吓了一跳。

“就在上个月,那天县长一直在包房里面,他非常高兴,还喝了很多酒。是我一直陪喝了很长时间。”大掌柜回答。台下的人出于对黎掌柜的支持,精神高度紧张,他说的每一个字都他们被仔细琢磨了无数遍。

“除了他们和您,还有没有其他证人?”赵策非常严谨地问他。

“还有本店的伙计。”

“他们也来了吗?”众人随着赵策的每一次提问都更加紧张。

“他们就在旁边。”掌柜指了指旁边的三位伙计。

“能不能也请三位也到台上来。”在赵策提出要求后,三位伙计也被请上台来。

“四位既然证据确凿。请向大家保证你们见过县长大人。如果他在现场,你们马上就能够辨认出来。”

黎掌柜拒绝配合:“你是谁呀?凭什么指使我。”

“黎掌柜,你这个大骗子!”赵策向张桓示意,后者走到场地中间向大家宣布:“大家完全被这位黎掌柜骗了,你们已经被人利用了,自己却不知情还在帮他们。他根本都没见过本县县长。他所说的完全是造谣诽谤。。。。。。”

与此同时,赵策也在私下和华钧交流:“华前辈完成学业之后有什么打算?”

华钧回答:“当报效国家。”

赵策:“如何报效?朝中职位不过百余,京师仅仅是太学生就多达三万[8]。各郡县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华前辈既非门阀派系也非豪族名后。您只有做出惊人之事时您的老师的名望才会为您锦上添花。不然,他可能都不知道有您这样的学生。晚辈诚挚的邀请您加入我们。您可以畅所欲言,若您才华卓著,就由您来领导我们。我等甘愿为您效力。如何?”

赵策的话让华钧十分震惊:“你到底是谁?你想让我做什么?”

“请大家安静!”此时张桓向大家宣布,“在我身旁的这位便是本县县长赵策。”

赵策非常自信地平和地和大家打了个招呼:“大家好,我就是赵策。。。。。。。”

大家对此十分震惊。他们只是听说本县的县长是一位年轻人,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还平平无奇。就在此时,赵策转头郑重邀请华钧:“我军目前正好缺少一位长史。如果前辈能来担任长史,那我军可就完整啦。华前辈可以慢慢考虑,可别让我等太长时间呀。。。。。。”

作者题外话】:全篇脚注:

[1]通常情况下弩的使用比弓要容易。训练时间更短。

[2]肉刑,是对破坏肉体刑罚的统称。

[3]屯长,也称屯将。东汉基层军官。率领100人,俸禄为比二百石。

[4]不同于普通人的理解。古代弓弩手是非常昂贵的兵种。当时一支比较好的木箭价格约是普通农民两天的收入。弩矢的价格则相对便宜得多。但考虑到日常训练损耗仍然很贵。

[5]在下元节,道家人士有在门外树立天竿,挂上道家黄旗的习俗。

[6]汉朝地方教育机构主要有汉代郡国范围内的官学。汉代地方官学可分为学、校两级,分置经师与孝经师一人,具体事宜由郡国文学或文学祭酒具体负责,多由地方学者名流担任。除此之外还有与官学相对应的私学。一般教课老师也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名士。两者互为补充。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可以结交老师和有实力的同学。

[7]东汉中后期,由于地主豪强的迅速崛起而产生了大量的私兵,部曲就成了私人武装的代名词。到了东汉末期,由于战乱和兵源减少,朝廷对豪强拥有私兵也秉持了默认和妥协的态度。私兵逐渐成为朝廷认可的武装力量。

[8]汉代太学生经历光武帝、王莽、东汉末等时期太学生人数规模从尽2000人发展到1万、3万。汉末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典籍被刻在树立于太学门外石碑上,以方便民众抄录学习,成为了著名的“熹平石经”,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书的人布满了沿途的道路。品学优异的太学生将会被举荐成为政府官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