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蔡家小妹的风月事,自然是没下文的。
老先生这些年颠沛流离,看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今贵为帝师,有了个天大的靠山,心中难免有点把大腿抱得更紧的想法。
可当世大儒的自觉还是及时纠正了他跑偏的想法,思路重新落在了刘辩的学业上。
要说这小皇帝,也确实是聪慧过人,每每过目不忘。
只是似乎心思完全不在儒家经典上,偶尔做些歪诗都是立意不错、格律不通也就罢了,倒是他对百家之术、黄老之学很感兴趣这一点让人警惕。
老先生一心把小皇帝引领回正道上,甚至不惜搭上女儿。
为了这大汉朝的将来,也算是拼尽全力了。
刘辩倒不知道他这老师怎么想。
如果让他知道了,一定会笑出声。
自己如果真是15岁,说不定还真就被他“矫正”回来。
可惜自己两世加起来三十来岁,三观早已熟透,没得救了。
读儒家经典,只是取其精华,将来还有几十年要与他战斗,不学不成。
至于后面
儒家为体,百家为用,倒也不错。
三个月禁足期转眼就过去了。
这三个月里,整个洛阳城的军事尽归何进之手,万余官兵大多倾心相投。
独掌尚书台的袁太傅,也一举拿下多个要职,将录尚书事的权柄牢牢拿在了手中。
军政两面毫无交集,整个大汉朝堂和谐无比。
那蒸蒸日上的局面,让何太后脸上笑容都多了几分,大有一种我又行了的感觉。
刘辩也乐得看老娘开心,反正武事有何进通信商议,文臣那边也有张让盯着,大事与何太后商议一下,给些“意见”也就是了。
如今他更关注的,是袁绍这只老鼠。
这家伙不愧是风刀霜剑中长大的,性格稳健的很,不能一击致命绝不出手。
不过好好说是这样,反过来当然就是“做大事惜身”。
几次三番带人上书建议何进“诛杀宦官、以正朝纲”,结果现在把生杀大权给了他,这货又没有半点钦差大臣的自觉,怂的像个泰迪。
倒是也对,真心假意往往都是一试便知。
诛杀宦官或许是袁绍想要赖以“立名”的大功,但要让他自己冲锋在前,那就还是洗洗睡了。
从刘辩手上的情报来看,袁家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而袁绍,只是他们手上的一块拼图
洛阳西大营,此时已人去营空。
三个月禁足期满,大将军何进总算能出外走动一番,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一次“京郊拉练”。
这么奇葩的建议,不用猜就知道是谁提出来的。
如今整座大营除了一些匠造文员以外就没什么人,领军大将就更是不多,袁绍倒是其中之一。
不多时,一行三骑自营门驰入。
当先马上跳下一人,却是素布袍服老农打扮,引得周围人一阵侧目。
那人掀开门帘直入袁绍军帐,不多时,帐内交谈声渐大。
众人知道必然有些要事在谈,都不敢靠近,只远远看着。
果不多时,那人气哼哼地又出帐来,跃上马背带人疾驰而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