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裴宛与刘庆,这一夜宿在路府,天刚蒙蒙亮便起,行至城东观察使府,此刻正是寅时末牌,观察使府外的马车轿子却早已排出一条长龙。

门房说李大人一夜未归,若有文书的话就去签押房画印,没有就去外头等着,大人不一定见的。

街口的面摊上,卖葱油面和云吞,热气腾腾。

南方的云吞面皮儿薄,飘在碗里像一朵朵云彩,鲜爽弹牙,就是个头小,刘庆一口气连吃三碗,肚子里才算有货;裴宛抱着碗,呜噜呜噜,好半天才吃掉一碗。

吃饭的当口,刘庆把探听的消息说与裴宛听,“昨儿白天,路金麒见了一拨掌柜,听他们口音,像是邺州、扈州那边的人,主要是做皮毛生意,把浣州的丝米贩到西北,再把西北拉来的皮毛用船运往京师,这一来一往,竟有几万两银子的营利。”

起的过于早,裴宛有些没精神。“那看来货物不少的,邺扈两州山多路险,这么大批物资,他们怎么来的?”

“这倒是还没摸清楚,等接上了檀泷,属下再去查。”

裴宛一碗云吞终于吃完,问那面摊老板:“老丈,您这生意得起个大早罢?”

那摊主忙忙的来收碗收钱,赔笑说道:“是啊,不到丑时就得起来和面,剁陷,寅时牌一到,准点儿出摊。您别看我这小摊儿,一口炉子两张桌,不少人指着它呢。现在天暖,要是冬天,这使府外头候命的,送礼的,甭管你是多大的官儿,都得来一碗云吞暖肚子。”

刘庆笑道:“那您这一天也够忙的。”

“过日子麽,不忙活反倒没意思,我也就忙头半夜,等天大亮,我儿子就上来替我。”

这话里既有小民辛苦营生的踏实,又饱含着人伦亲孝,裴宛听了,心里比吃了云吞还熨帖。因此正正经经采听起民生来:“老丈,同您打听打听,近来米面肉价什么行市?”

摊主瞧他一团孩气,稀奇他有如此一问,但瞧他挺直腰板往那儿一坐,通身就有股说不出的贵气派头,很让人折服,便倒豆子一般说道:“头先倒还好,一斗白面七十钱,一斤猪肉一百二十钱,这两个月竟都有涨价,面涨了十钱,肉涨了二十钱,就这样,云吞里的肉也没少搁一点。”

浣州物价涨这么多,实在是与民无益,裴宛心里沉了沉,面上却笑了:“您老人家是个诚实本分的。”

刘庆顺势从腰间摸出一把铜钱:“云吞味道着实不错,赏您打酒吃!”

此刻没旁的客人,老板瞧他们是个心热的,凑上来搭话:“您二位也是来递状子的的?”

裴宛与刘庆对视一眼,刘庆问道:“递状子?那我得去投缿筒[注①],来这干什么?“

却见那老丈摇头摆摆手:“那玩意不管用,”至于怎么不管用,欲言又止,后半截话咽下去,没说。

裴宛往街上瞅了一眼,问道:“老丈,那门口聚齐的都是递状子的人?”

“这小老儿可说不好,不过大约都是的,近来事多,递状子的人也多,可惜李大人也忙的很,他半夜里就出去了,现在还没回呢,他们呀,多半是白等。”

哦?刘庆给那老丈比了个拇指:“您连他半夜出去都知道?”

老丈指了指眼睛,“花眼,越远越瞅得清。”见他们听的认真,便很郑重的道:“不管你们有啥事,找李大人就对了,他是个好官哩!”

刘庆眉毛一挑:“您老眼都花了,怎么看出来他是个好官?”

老丈脑袋晃晃,很是自得:“瞪着眼可瞧不出官好不好,您要是得闲,来我这小摊上卖两天云吞就知道了嘛!”

“唷,您老有啥高见?”

“你看麽,那些官老爷的府邸,哪个不是前门后门都挤满了求着办事的人,可只有李大人府上,出门时耷拉脑袋、唉声叹气的多是穿绸人!这难道还不是好官?”

这话虽粗浅,但细细品咂极有味道,连一向自持的裴宛都禁不住笑了,刘庆又拍出一串大钱:“老丈会说话,瞧把我主子哄高兴的!我谢着您!”

正说着,只听见街口有人骑马而来,正是浣州观察使李仁卿,而他身旁紧跟着的是檀泷。

“李大人回来啦!”

“李大人!”

霎时街口被围的水泄不通,李仁卿的亲卫忙上前呼和,李仁卿翻身下马,略站了一会子,让亲卫安排疏散。

人群散去,唯有裴宛和刘庆站在街上。

李仁卿惊喜叫道:“三哥儿!”

他亲自把裴宛让进仪门,一路走着,一路偷眼不断端详,进了书房,立刻把随从撵出去,请裴宛和他的侍从进屋。

李仁卿往地上咚地一跪:“臣,浣州观察使李仁卿,拜见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