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br>本文设定是在唐末以后的一个架空朝代,都是作者胡诌的,勿考据勿深究,阅读愉快。  第一章

承德十二年秋,时镇国大将军姜逢春率十万幽州骑大败南唐兵于润州,又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闻之,奉表出降。

世祖闻报,大喜。恰逢宦者禀,后姜氏产下一女。

世祖曰:止戈为武,天下归一。

遂为公主名止戈,赐号昌平。

——《景史.昌平公主列传》

昌乐九年二月初九,春闱落幕。

有人春风得意,有人黯然失意。

两万余名入京赶考的举子中,除去一百三十七位杏榜有名者,其余人陆陆续续的开始结伴反乡。或准备三年之后再考一回,或打算先谋个一差半职,各有去处。

科举,三年一度,每为燕京盛事。

自景隆元年起,大景开国。太.祖重文,令延行唐之科举,每岁设常科。不问家世,无需举荐,天下学子皆可前往州县报考,经州县解试、礼部省试两轮,择优而录。

至承德十一年,太宗令改常科为三岁一试,又于省试后再增殿试,自此划科举为三级考试。

省试落幕后,便有鹿鸣宴。整个燕京的酒楼、文馆、书楼等地,文人墨客往来如流水,正是热闹得很。

这种热闹会持续上约么半旬,然后贡士们便要闭门不出、潜心去准备一月后的殿试了。

贡士们不在,落榜的举人们聚在一起也自觉没什么意思。便要么就回乡去,要么,也有守着等金榜出来,想要看一看热闹、沾一沾喜气的。

昌乐九年三月初七,皇城西华门开,迎一百三十七位贡士入集英殿。

昌乐年后的第三届殿试正式开考。

也是同一日,明德郡公、镇国大将军姜逢春率幽州骑得胜回朝。大军驻扎于幽州边境,将军率轻骑一队自燕京外城永泰门入,打马疾驰,再入正阳门。

昌乐帝领殿前文武亲至皇城奉天门处相迎。

“陛下!”为首将军骑一匹黑鬃大马,身着明光铠,遥遥翻身下地,单膝一跪纳头便拜。

身后诸将也都一声不吭地跟着整齐跪下,抱拳行礼。

“哈哈,姜达!”昌乐帝抚须大笑,“回来了,朕的大将军!快请起!”

将军利落起身,摘下头顶银魁,也笑道:“三载不见,陛下风采依旧!达在外,日夜挂念圣安,幸而,终归未辱使命。”

姜逢春,单字一个达。乃当今皇后姜氏嫡亲胞弟,开国郡公姜符裕之子,定国公姜承奉之孙。十五岁随祖从军,南征北战三十余载,当得起一句战功累累,凶名赫赫。

“皇后对你,也是挂念得很啊。”昌乐帝一边缓步走近,上下打量姜逢春一番,道:“瘦了点。”

姜逢春拱手:“劳烦陛下与娘娘惦记,臣感激不尽。”

昌乐帝又是哈哈一笑,见他一身戎甲、风尘仆仆,便道:“达弟回京,一路辛苦,还有诸位将领,朕当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姜逢春:“谢陛下!”

皇帝复又与他关切了几句,便拍了拍他的背道:“如此,你便回府沐浴更衣,稍作休憩,再来进宫赴宴。也见见皇后。”

姜逢春再拜:“谢陛下!”

昌乐帝:“去吧。”

姜逢春:“臣告退。”

他一转身,身后一溜的将领也都跟着转身,准备上马。

昌乐帝:“站住。”

众人皆是一顿。

昌乐帝简直有些气笑了:“你想去哪儿?还不给朕滚出来!”

姜逢春有些无奈,回身往队伍里看了一眼。

少倾,只见一明光银甲银,头戴铁盔,手持一柄银练如水双钩枪的将士越众而出,快步走到昌乐帝跟前,扶枪跪下。

“见过陛下。”

从盔下传出的声音虽听着有些低沉,却明明白白的是个女声。

昌乐帝冷哼一声,负手绕着这将士踱步一圈,俯下身唰地把她头上的铁盔给摘了下来,随手扔在地上。

“当”的一声。

在场众人纷纷眼观鼻鼻观心,低着头全当自己是根木桩子,不声不语。

摘掉头盔,跪着的人素白的、满布尘土与风霜的面庞就露了出来。头顶高束作一鬟的发髻微乱,低垂的眉眼间笼罩着淡淡的沧桑与倦色。

她跪在那儿,身形笔挺,下颚上一道寸长褐色疤痕在瘦削有棱的颈部线条映衬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只看了一眼,昌乐帝眉心便是一跳。

“怎么回事?”他下意识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