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大学毕业分配到曙光院后,除了担任科技部主任的一年多时间,一直都在一部工作,因而,对一部和GAZ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机制,有着很准确的把握。
与在科技部时的工作相比,现在,管理工作从整体变为局部,从面变为点,张智开展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了。
马涛在海东的工作很有效率,也很有成效。
曙光院在海东设立的公司——勤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运营,打开了工作局面,并且已经与海东几家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建立起业务关系。
“我的首次助攻已经结束,你的主攻开始啦。”一天,张智收到马涛发来的一封邮件,邮件开头来了这么一句。
张智会心一笑自语道:“这个马涛。”
马涛在邮件中告诉张智:从非核心部件入手,逐步用国产配件替代进口,将是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加快提高国产化率的主攻方向。咱们前段时间对这个市场的判断,完全正确。
到海东公司任职后,马涛和张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正如那次在张智的家里吃饭时约定的那样,他们一个负责市场,一个负责技术。
“下一步,我们应该把汽车仪表板、刹车止位块,作为首批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配套的产品,组织力量进行研制攻关。”张智在部门领导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设想。
“现在部里的课题组之间,吃大锅饭的思想太严重。难度大的课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一般课题,但在薪酬等方面没有体现,这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课题的进度。”副主任邢文杰说出自己的担心。
“我们可以向院里要政策,尝试全新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比如,可以试行科研项目承包制,对课题进行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张智把和马涛在一起探讨过的管理模式提了出来。
“值得一试。效果好的话,可以实现科研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一旦条件成熟,可以在全院推广。”在全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张智的想法得到林院长的大力支持。
张智依然没有坐办公室的习惯。
他把科研骨干力量分成三个课题组,自己亲自带领其中一组,每天,除了必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他又像过去那样,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实验过程的反复枯燥,他觉得那是一种享受;实验室里的单调寂寞,他觉得那是上帝在陪他修行。看着实验台上化学反应的千变万化,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乐队指挥,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交响乐声,总是会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动人的乐章——这个张智,简直就是为科研而生!
他,又回到了大家眼里最初的样子。
为汽车制造产业配套,是马涛公司的主营业务,难以涵盖GAZ中心全部的科研开发方向。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是海东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海东这一产业的发展走向,是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毕业于海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的张智,一边与马涛紧密配合,持续扩大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一边积极联系大学时的老师和同学,寻求GAZ中心更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
张智到海东出差的次数多了起来。
自然而然地,张智与那个大学同学苟夏青的联系也比前几年频繁。这时,苟夏青已经从海南的办事处调回海东。
他们两人开始频繁联系的起因再正常不过了。苟夏青所在的海东高桥化工集团三厂,主要产品是JM,而JM是GAZ中心一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得知张智已经是GAZ中心的一把手,苟夏青就想让张智他们尽量多从她这里购进JM。
一个夏夜的傍晚,在海东的一家酒店门前,苟夏青等来了准时赴约的张智。
张智这次来海东前,他们两人已经在电话里将购买产品的事大致谈过。有求于张智的苟夏青在电话里说:“你到海东,我请客。”
朱墨知道苟夏青这个人,是因为一件充满了戏剧性的事情,这种戏剧性,简直没有一点真实感。可它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那时,张智和朱墨正在谈恋爱。朱墨在河州大学新闻系读成人本科。这种成人班,每个学期会有三到四次集中到学校上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