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集团,孟庆市数一数二的大型民营集团企业。
旗下涉及的业务广泛,商业地产、大型商超、物流运输,以及信托金融等等,基本上都做到了整个孟庆市的1。
可谓是财大气粗,牵一发而动孟庆居民的全身。
其实这种体量的企业,达到规模之后首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增长上的乏力。
为了维持增长,拓宽业务渠道,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浪潮里,霍氏集团也出巨资,打造了自己全资控股的网络购物平台,奔象购物。
本打算依托自己现有的规模优势,特别是在商超上的经营经验,将线上购物平台奔象购物打造成霍氏集团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而也帮助霍氏集团突破孟庆市的发展桎梏,将业务拓展至全国。
所以在立志发展的时候,霍氏集团可谓倾尽了人力、物力、财力。
可以,只要奔象购物有需求,那真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引流,就是全部霍氏集团旗下的超市,购物广场等等全都是奔象购物的广告。
于是,在有资源倾斜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奔象购物确实发展迅猛,狂轰滥炸的广告很快便占据了孟庆市的角角落落。
而且因为平台初建期间的各种优惠,各项数据的增长也异常喜人。
可以,势头之猛,隐隐有在短时间内坐上国内网络购物平台第三把交椅的趋势。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第二名,坐二望一也是霍氏集团内部十分看好的可能性。
所以一段时间后,资源倾斜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扩大。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真正应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烧钱烧出来的需求都是伪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虞国内第一、二名的互联网购物平台,可谓特点鲜明,辨识度极高,用户使用起来也可以找到非常明显的理由和习惯。
但是,奔象购物通过一开始的财力物力投入,他们的用户基本上是被各种各样的优惠被吸引进来的。
而且在内部的管理层,由于暂时的数据大爆炸也似一颗迷饶炮弹炸晕了他们。
对于数据上的极端追求,让他们忘了打造自身平台的特性,从而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稳定用户的购物认知,导致了后期优惠力度逐渐降低之后,整个平台的数据也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几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奔象网络站上了一个高峰之后,转眼间就如过山车般直线下跌。
一下子把公司的管理层弄得措手不及,继续想尽办法补救也仍然于事无补。
其实补贴的优惠根本是不能长期维持的。
企业的存在,盈利是唯一的追求。
就算愿意维持一段时间内的亏损,但对于未来,它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便是赚钱。
于是时间久了之后,奔象购物这一既赚不到钱,也看不到未来的购物平台就慢慢成为了霍氏集团的鸡肋。
想要继续深耕,但集团总公司这边已经失去了耐心,不愿意牺牲其他赌业务来补贴奔象购物的亏损。
而奔象购物又没办法给自己造血。
最终落得一个苟延残喘的结局。
总公司断供,自身造血功能太弱,然后,资金链的问题马上便爆发了出来。
奔象购物走的是直营路线,高库存,重资产,所以就算与供应商之间的账期十分漫长,最后也必须通过稳定的周转率维持正常的运营。
然而,当用户数据下降之后,周转自然而然便出现了问题。
到最后,入不敷出,供应商的货款便成了大难题。
好在利用霍氏集团的背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会有集团兜底,可还是有很多供应商愿意等待时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