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春去冬来。
在领主林恩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倾力配合下,在“劳动光荣”“团结就是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宣传口号的浪潮中……
卡利亚斯的重建之路,走得还算平稳,虽然始终伴随着磕磕绊绊,但终究没有跌跟头。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由“卡利亚斯灾后重建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室”规划,“建筑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的“重建卡利亚斯一期工程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除了机械工厂还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之外,另外的三个项目都已经竣工。
第一期的“城镇综合居民点”已经修建完毕,地点就在之前的平民区。
相比之前的零散的住房相比,集中起来的居民点不但占地面积更少,而且更加规范和美观。
两层的小楼一排排并列,从巴雷特城堡的了望塔上看过去,颇为赏心悦目。
根据“住房分配条例”,三口之家可以领到单开间的平层加上二楼,室内居住面积大约九十平米。户籍成员六人以上的,可以分到两开间的平层和二楼。户籍成员十人以上的,配三开间。
户籍成员十五人以上,“你不分家,我不分房”。
这是领主林恩的原话。
族群可以存在,因为卡利亚斯是一个多种族混居住的城镇,相同族群成员之间报团取暖的现象短时间内避免不了,但是个体家族是在不宜过与庞大。
第一期的居民房能够解决四千人的住房问题,但是现在卡利亚斯有两万多“劳工”。
管制时期的“劳工”是泛指,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农民,除了官方职员外,其余都称劳工。
两万出头的劳工,排除掉将近四千的农村户籍人口,也还有一万七千人需要等待着分房。
这时候,这第一批住房怎么分,就成了问题,一旦弄不好,就有可能会出现“种族歧视”“优先”“交易”等反对口号。
林恩不愿意当这个恶人,所以他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奥玛。
由“劳委会”筛选出,在过去八个月的劳动中表现最好的三千人,给予分配住房。
这样一来,即便出现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回旋的余地,他还可以继续当他的青天老爷,选择站在人民的一方,对之前劳委会不合理的分配经行调整。
相比起“劳委会”的名声,巴雷特的声誉,显然更加重要。
善于“揣摩上意”的奥玛也深知这一点,非常果断地接下这个重担。
事态的发展如同林恩预料的一样,名单出来之后,有四十多户没有分到住房的劳工表示强烈不满,直接闹到了“督察队”,要求卡洛斯队长彻查“劳委会”,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劳委会”在这次筛选分房名单中,肯定有腐败。
在两难之际,林恩出马,“主席办公室”亲自参与调查。
经过两天的查阅和问询调查,最后的结果是“劳委会”并没有贪污、受贿、私下交易或是种族歧视等情况,之所以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结果,主要是因为工作疏漏,因为想在短时间内拟出名单,为的是让劳工们尽快住上新房,所以出现纰漏,并不是有意为之。
“劳委会”受到了林恩的批评。
然后林恩亲自修改了名单,安抚了一些人,又惩罚了一些人,还勉励了一些人,告诉他们:“大家好好工作,尤其是建筑工人,你们修建的房屋,是给自己建的,争取把第二期住房建得更好一些,我们来年分更好的房子。”
于似乎,这场不算太小的分房风波就此平息。
巴雷特与林恩的个人声望又上涨了那么一点。
在事后,林恩又复查了一遍之前“劳委会”的分房名单,结果和之前一样,就是因为工作疏漏,但是他感觉疑惑的是,这些疏漏都很明显,明显得和之前“劳委会”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明显得就像是奥玛故意为之。
对此,林恩只是摇着头苦笑。
除了住房之外,位于城镇偏中心位置的“卡利亚斯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也如期竣工。
碑高二十一米,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内连地下共八层,设有旋梯直通碑顶,碑顶向城镇的四面装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
碑身的西南面为正面,也就是面朝黑森林的入口的方向,林恩亲自为纪念碑题写碑名。
本来之前有委员提议,在纪念碑旁修建一座林恩的雕像,并且在委员大会上得到了高票,但是被林恩一票否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