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往西三里,在鹤吟山下,沱水旁有一庞大的军营,辕门前插着一支长6丈旗杆,只见黑底刘字旗随风展开,平添一股杀气。

这是益州东州军的营地。东州军主要由南阳、三辅等地的流民组成,在刘璋即位之初,益州官吏赵韪联合地方大族豪强起兵反抗刘璋,东州军感激刘璋的收养之情拼力死战,平息了叛乱。从那以后,东州军一直是刘璋的嫡系部队,由兵曹从事大都督张任统领,基层军官全是刘璋一手提拔。

三国时期的军队跟中国任何朝代军队都不一样,三国的军队大部分由部曲组成,部曲基本上是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绝对服从将领的指挥。战乱使流民数量急剧增加,人民需要寻找豪强依附,私人武装的数量激增,收留流民众多的豪强就成了割据势力手下的武将。这样,就形成了君主控制武将、武将控制部曲的割据斗争形势。所有三国时期的名将,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的益州主要有四股最大的军事力量,刘璋控制的东州军、成都城卫兵和严颜屯在江州守护益州东大门的严颜军,巴郡太守裨将军庞羲控制的东州世家军队,军司马张裔控制的益州本土世家军队,后两方势力名义上归刘璋统属,实质掌握在各大族手中。

在前往城西军营的官道上,刘循、吴班、张翼三人骑着黄鬃马正在慢慢前行。中间马匹上刘循正低头想着今早锦绣楼州议的事。治中从事王商以庞羲在对汉中作战中输多胜少,多年未有功绩为由,提出换一能人出任太守,益州本地官员纷纷响应。蜀郡太守许靖为首的东州官员却矛头直指张裔从未上过战场,军司马之职名不副实,也请示刘璋换一人担任军司马之职。

两边在大厅上唇枪舌战,就差没动手了,把刘璋搅得头疼,最后拍板两不责罚,言庞羲半年内继续出兵攻打汉中,必须获胜;张裔南下讨伐蛮族叛乱。这就有点滑头了,只说攻打汉中却没说攻占城池,一场斥候战胜利也是胜利,南下叛乱更是无从谈起,偶有叛乱,但规模都不大,小打小闹,每次大军一到,叛军就偃旗息鼓逃入深山。

便宜老子这一手是要保持稳定,也不想着收兵权,求变革,怪不得会弄丢益州,刘循暗想。

营门口,刘循三人出示刘璋给的令牌后,一位士兵领着他们走过兵器、马匹、营宿各类营帐后,来到一个不起眼跟旁边营帐没什么两样的营帐前。“将军在里面等各位。”说着抱拳拱手转身就走。

“伯鸿,那小子是不是带错路了,这怎么也不像是一军主帅的营帐。”四处张望的吴班看着眼前的营帐,判定这个营帐肯定不是张任的,主帅营帐至少要大,颜色也要不同,门口至少有两个士兵待命才像回事。

“进去就知道了。”说着,刘循掀起门布,大步走了进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