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志刚,他早早就来到武汉,在汉正街混着。

两年前他媳妇被拐卖时,他在武汉有几天闲着无事,几次走到汉正街,他想找一个名叫赵亮的人,找了几次没找到。赵亮的爸是张志刚老家邻村的人,赵亮因打架斗殴被工作单位开除后闲着没事回了几次老家,与他爷爷、奶奶一起住,结识了性情相投的张志刚等人。张志刚隐约听他说过,他住在汉正街的一个巷子里,他还吹牛说自己在汉正街一带也是小有名气。

张志刚想跟他弟媳一样,也在武汉找点事做,农村人多田少,他家的几分责任田他老婆刘巧红种得过来。他试着问过马知元,马知元说在武汉找工作得有武汉户口才行,否则只能跟私人做,他结识的人没听说哪个要请人的。算是拒绝他了。他没有别的门道,只认识赵亮。

汉正街里的小巷子太多、太乱,而叫赵亮的人也有好几个,他转了多次,见到高矮胖瘦、年长年幼各不相同的多位赵亮,慢慢搞清了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又一次沿途打听,找到汉正街中一处深巷里的三楼。

这是一种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子,二、三楼以木质为主。房子的楼梯、梁柱甚至隔墙、楼板全是木制的,走起来咚咚响。这种房子当年武汉老城区很多,至今在一些没改造的旧城区也能找到。住在楼上的人在家里走动、说话甚至夫妇恩爱行房时稍有不慎,楼下的人就听得一清二楚,因此要轻手轻脚。特别是楼上人家洗澡或用水更得小心翼翼,否则洒到楼板就会漏到楼下去。木房子尤其忌火,如果那一家失火,往往连片成街地烧。早年武汉未禁鞭时,小孩在春节燃放的一个冲天炮有可能会烧掉一栋房,甚至引燃一条街,老城区火灾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

“找赵亮啊?他不在家”,他妈说:“他在旁边一个大巷子口守西瓜摊呢。”

张志刚寻了过去。

当时的汉正街还是早期,并未形成后来影响一方,闻名华夏,辐射全国的大气候。

说到汉正街,就要先说汉口。许多外地人搞不明白高铁站名中的“汉口站”在哪里?“汉口”是指哪儿?

其实,汉口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名,是武汉本地人都知道的地理位置,但现在的武汉市内并没有一个叫“汉口”的行政辖区,各版本的地图,包括百度、高德和腾讯等地图软件上也没有这个大的地域名称。它是指汉江与长江汇合形成夹角的靠东北方的钝角老城区,即便扩大一些也应在张公堤或三环线与两江交界的范围以内,是数百年繁华至今的古代全国四大名镇之一。说起来,“武汉”这一城市名称的历史仅只数十年,民国27年国民政府才将长江、汉江两江分隔成四岸的原汉口镇和汉阳县、武昌县这三地整合为一个城市,之前这三地是各自独立、划江而治的。

汉口过去的人口和经济体量比武昌、汉阳大,有时汉口就成了武汉的代名词,比如长江中游安徽、江西一带的老一辈人有时说的“上汉口、下上海”,将汉口与上海并列,可知汉口的繁华,这时它指代整个武汉了。

汉正街是汉口的核心地带,位于长江、汉水交汇处。这一带过去水陆码头极多,自古就是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改革开放后,最开始在汉正街做生意的人往往是住家在这一带街巷里,他们大多待业或失业在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们过去是无所事事的甚至是不正经的人,其中不乏流氓、地痞甚至劳改犯等。他们这一批人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敢于走南闯北做生意、发财致富的人,他们舍无可舍,因此敢于做买卖,钻营拼搏。

汉正街的发展浓缩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商贸发展的历史,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40多年来,经历了四个过程:零杂的小商品市场发展到小商品批发市场,再发展到各专业市场集群,之后就是腾笼换鸟,大规模批发业务外迁到汉口北郊、小型市场留在原址继续经营。

现在的汉正街也与时俱进,网购等新业态也让各类商人找到了更多的商机。

当年,张志刚走在街上,看到街边支摆的各色摊子很多。货摊多是木板小车,小车上的木板货架向两边张开,张开的木板用一根木棍顶着,这样就有三倍货摊的面积来展览货物了。木板上摆的货物,大多是针头线脑、纽扣、铆钉之类,间或也有服装布料、鞋帽配件,还有文具、扑克、锁具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的玩意儿。

这些商品最初多是从各色小厂里拿到的便宜处理的零碎尾货,以零售兼批发的灵活经营模式售买。汉正街一带解放后办有各种作坊式的小厂和专业市场的经营部,比如纽扣厂、铆钉厂、食品器械调料经营部、布料行等。这些小厂和经营部总会有计划指令外的产品或商品,包括还有使用价值的滞销品、残次品等积累下来,正好需要有人帮他们盘活处理。

张志刚看到的,正是汉正街早期的模样。

在一处街边转角处,张志刚远远看到了一个瓜棚。瓜棚的两边,依旧还是摆些货摊。

几十个大西瓜堆在棚子前面街边的路沿上,瓜堆里立着一个马粪纸壳的牌子,写着毛笔字“五分/斤新到天兴洲包甜”的字样。西瓜堆旁有一个棚子,它靠墙扎着,顶部由塑料布、毛毡和帆布等材料横七竖八搭成,棚子只有顶,其他三面没有围合,由几根竹篙撑着顶部。棚下靠墙边摆了一张竹床。赵亮坐正坐在竹床上抽着烟发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