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船坞脱离。”

深空中,以银白色为主色调的巨型科技造物填满了一个恒星的近日环绕轨道,近十颗岩质行星责委委屈屈的排队挤在恒星系的外侧轨道,负责给强占了宇宙中风水宝地的人类造物们提供各种物资。

这是联盟在第二星区的最大造船厂。除了正当壮年的中央恒星,行星们完全属于“用完就扔”的一次性补给站。在深空之中建立一条长期更改的运输线还不如把行星整个拖过来划算。

其实拖一颗恒星也不会花太大的力气,联盟还有一个“星路”计划,准备用人工拖拽恒星的方式,在物质浓度极低的大型河系之间弄一条以恒星为补给站的“公路”。当然,这个计划在优先度列表上排名末尾,到目前为止这条路铺设的完成度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没有到。

扯远了,随着口令的识别,人工智能向二号船坞整体发送了三分钟警报。在分段控制中心的观测窗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接近长方体形状的庞大空间站集群,集群不断向外闪耀着警示灯。

仍然停留在船坞内的人员就近找到工作舱,将自己吸附在随处可见的固定点上。

三分钟后,银白色空间站集群突然分裂。长期呆在星球上的人甚至能为此脑补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

远看像是一个魔方被突然分解,或者礼花突然绽开。

每一个结构式工作舱段分散了一定距离之后,调整方向,慢慢飘向补给点,重新聚合成一个更小的空间站。

等工作舱离开,体积略小了一圈的元系深空航母依旧停留在原地,或者相对于分段控制中心,它依旧停留在原地。

“星区内航行补给,配备最低限度驾驶人员。”

另一个补给站带着刚刚接收的小型飞行器直接向航母缓缓靠近,在智能系统的指挥下完成对接。工作人员开始登陆改装完成的航母,做起航前的准备。

“元零七号航母改造完成,将在一天后启程前往火蝾星系。预计一周内到达。”

“千叶教授,请让您的研究团队做好准备,迎接你们的星船将于两天后抵达,预计航程七天。”

“本次研究任务将于封闭式环境进行,对外实时通讯限定一周一次,时长为一个小时。对外信息将采用智能审核,请严格遵守保密条例。”

开始了。

千叶教授心想。

用各种方式招募的三十名临床实验志愿者也已经准备好了。

首次实验是不会失败的,从学术角度来说。对联盟高层需要的成果也完全可以达到,问题是军方。

军方的支持是必要的,研究成果对军方也是有益的,但有益和必要的强度并不对等。

当然,综合来看,实验无论怎样都是可以持续收获至少一方的支持。

研究人员的信心来自已有的、客观存在的数据,那就时他自己。

千叶教授伸手,拿起在蜡烛上加热保温的茶壶,左手的托着刚刚被蜡烛外焰直接触碰过的茶壶底座。右手直接拿起了还在燃烧的小圆蜡烛,银色的金属烛托里,水一样透明的蜡油微微晃动。

呼——

宿玄作为六个教授指定名额中的一个,在服役任务完成之后就会被直接送到火蝾星系。军方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还需要对没有完成过服役项目的志愿者进行短期培训。

理论上还未正式加入军队的宿玄也要参加培训,但鉴于千叶教授对他进行特招时给的定位是“志愿参加临床实验的研究人员”,又是只要手续完成立即就能进入现役部队的状态,就索性没有打断他服役期的最后一次指导任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