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忠秀抱拳对沐天波道:“多谢大人。”

“我有些话要问你。”沐天波道:“饶先生他们说,这事可能是吾必奎派的土司兵干的,乔装打扮来袭击你,你当时的感觉如何,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说,是土司兵里的精锐?”

沐天波最后说话时,语气森然,已经是十分慎重。

近二十年来,朝廷国用匮乏,而且北方压力太大,所有的财政和兵力配置俱是往北方倾斜过去。

特别是川兵向来是西南重镇,在萨尔浒之役和浑河之役里,川军中的白杆兵都是明军中的主力,可见川军土司兵的战斗有多强。

可是历次征战,川军土司兵损失极重,女将秦良玉的丈夫兄弟多有死在东征之役里头的,可谓一门忠烈。

而这种惨烈的结果也是说明一点,川军受损极重,战斗力急剧下降。

这种情形之下,云贵地方的治安压力更大了,特别是在奢安之乱后,明廷虚弱为西南夷土司尽知,明军连往四川的道路都打不通,总府和云南贵州巡抚的兵力完全不够用,空额多,军饷差,军械差,缺乏训练,士伍无战意,云贵地方有事,已经完全靠土司兵。

如果真的是吾必奎在试探,那么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大人以为是吾必奎么?”沐忠秀道:“那晚遇袭,儿子能确定的就只能是这些人身手不俗,寻常的无赖汉或是夷人,来的那些人不会是儿子的对手,以儿子的身手,也不会在身后被人用石弹袭击成功,动手的俱是有经验的老手,只能确定这一点。

“我就是在疑惑……”沐天波道:“除了沙定洲之外,为父最信任的就是吾必奎,其在奢安之乱时就是我云南兵的主力,诸家土司里,他和沙定洲两人最为卖力,立的功也是最大。如果说调土司兵入昆明驻守,为父只能信任沙定洲和吾必奎两人。”

“那大人为什么叫李大贽去元谋?”沐忠秀道:“听说李参将在元谋挤的吾必奎很难受。”

“这是政治。”沐天波道:“如果吾必奎连这一点压制也承受不住,其心桀骜难训,现在不反,将来也会反。”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也是相当昏聩的想法和做法!

怪不得沐天波虽然勇悍,却早早丢了云南,没有能保的住云贵地方。

永历小朝廷进云贵时,包括半个四川和云南,贵州在内,俱是为大西军所控制了。

后来又有广西,广东,湖南,加上四川,永历小朝廷极盛时的地盘有五省左右,在孙可望的梳理下,财政充裕,养兵众多,一时有中兴之象。

后李定国与郑成功约定合兵北伐,李定国去广州,郑成功没有策应,郑成功去南京,又没有叫李定国策应,结果力量分散,极盛之后就是极衰,洪承畴至南京,成功分化打压了南明在闽浙两湖的抵抗势力,然后支持吴三桂进入云贵,孙可望和南明小朝廷争斗失败,愤而投清,将云贵虚实出卖给清廷,导致吴三桂等北方汉军成功进入。

这一切的根源始于沐天波对云贵地方的失控,如果大西军残部进入的云贵是在沐府统治下的一个整体,大西军只能成为客军,为沐家所用,整个历史的大势都会改变。

大西军在当时虽然还有精兵悍将,但张献忠战死,四川不能为根基,大西军又成为流寇,争战十余年引发清军入侵的后果,当时不管是顺军还是大西军,都有重新效忠大明,抗击异族的想法。

如果沐天波的能力再强一些,整个历史的走向都会不同。

沐忠秀看着沐天波,心中有一种痛楚和可惜交杂的感觉,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心,现在的生活富贵优裕,是人上人,可几年后一切都会改变,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大人,以儿子的意思,判定反或不反,除了言行,日常的举措,还有突然的变化,比如粮草征调,军械准备,人员征集,还有士气鼓舞动员等等,如果大势未变,吾必奎仓促间派人来行刺谋反,这不是自寻死路?”

“这倒是有理……”沐天波正色点头,沉吟片刻之后才道:“饶先生和于先生倒是没这么说过,只说若吾必奎反,必定惹起大风波,宜早定大计,早做决断……”

“父亲。”沐忠秀忍不住道:“若防范已经使吾必奎不满,仓促间又怎么能谋取此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若怕惹起大风波,反主动出手使云南大乱,这算是什么决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