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的主意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新生眼里的北大”为主题,编一个小品。

这个点子既特别又普通。

说特别,是因为别的节目大多以展现艺术性为主,而小品由剧情支撑,在一群歌舞里面,很容易被人记住。

也就是说,只要剧本编的好,就很容易出彩!

说普通,则是因为小品接地气,贴近生活,非要说它艺术性有多高,实在不好量化。

如果剧本不好,演员演技不过关,会很尴尬。

林艺刚开始说出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有点失望。

作为能考上北大的少部分人,说实在话,真正来自交通闭塞的山沟沟里的人,或者只知道读死书的人,都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家里条件都不至于太差。

所以她们大多接收到了新潮文化的洗礼,她们盯着国外的时髦事儿,关注着港岛甚至东南亚的潮流,以新新人类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对小品的印象,很多人大概最深刻的就是赵本山高秀敏冯巩等,说着一口东北话或者天津话,穿着朴素的表演者。

他们深受广大人民喜欢,却不一定受到这些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推崇。

但林艺很快就说服了她们。

首先,演小品,参与人数可多可少,只要剧情能撑得住,节目时长又允许,你扩一段短剧都没问题。

跟挤破了头选出了一两个代表,其他人全都失去机会相比,大家都有机会参与的节目,傻子才反对。

其次,演小品,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不需要十年八年的童子功,也不需要什么硬性标准,只要你有想要表现的**,你就能试一试,甚至直接上台参演。

大不了套着道具服装一颗树么!

林艺有过硬的演技,有她撑着,哪怕其他人演技有点尬,只要安排得好,节目效果也能出来!

林艺自信的态度,很有说服力。

再说眼看着时间所剩不多,挑一个容易上手的节目,明显简单得多!也更容易出成绩!老师容易接受,同学们也少了畏难情绪。

第三,林艺表示,她会写剧本,且可以根据参与人的特长量身定制!

这一下子就有意思了!

人真的是一种矫情的生物,她们害怕跟人不一样会被人排斥,可她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

量身定制的表演,充分鼓动起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不得不说,林艺的法子高级又有效,真真正正的挠到了每一个人的痒处!

想要按时准备好高质量的节目,参与者积极还是消极,效率差了好几倍!

不得不说,能把普通的事儿玩儿出花来,就是实打实的本事!

开完班会,林艺就统计了有兴趣的同学名单,特意登记了她们的特长和想要出演的角色类型,第二天军训结束,就把剧本拿了出来。

参与表演的同学从那天开始,就自发的聚集在林艺周围。

她们知道自己只是讨论节目,其他同学却不会这样觉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